绝对与相对的内涵及其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新新(1957-),女,湖北荆门人,许昌师专副教授,主要研究哲学原理中绝对与相对 的问题。许昌师专,河南 许昌 461000

原文出处:
许昌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绝对与相对的内涵至少有五种:(1)相对性指有条件性,绝对性指无条件性;(2)相对 性指暂存流动性,绝对性指永久不变性;(3)相对性指有尺度选择性,绝对性指无尺度 选择性;(4)相对性指有比较选择性,绝对性指无比较选择性;(5)相对性指具体性,绝 对性指抽象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关系。在一定 意义上,绝对与相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949(2002)03-0005-04

      绝对与相对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笔 者认为对绝对与相对的内涵和关系的正确理解是个关键问题。但多年来,没有一位经典 作家对它们的内涵和关系做过明确的规范性阐发,也没有一本论著为它们做过系统的权 威性解释,所以在实践中常常由于对这对范畴的片面理解而造成一些失误。本文就这个 问题作一些探讨,请同行指正。

      一、绝对与相对的理论渊源

      在哲学发展史上,绝对与相对的问题极其古老,可以说当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世界的本 原和基础的时候,它们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许多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探索和贡献,促 进了人类理论思维的发展。同时,也由于对这个问题理解的片面性,造成了一些失误。 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早在两千多年前,作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已经初步看到 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他提出了著名的“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观点。他 以川流不息的河水作比喻,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他说:“人不 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 。[1](P13)而且他把生灭变化的根源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以对立统一观点作为 自己哲学的中心。他把万事万物变化的根源归结为火的燃烧和熄灭,“世界……过去、 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1](P12)这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观点。 恩格斯评价说:“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 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2](P60)同时也可看出,赫拉克利特 还缺乏前进运动的观点,不懂得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的上升性是绝对的,具体发展过程中 道路的回复性是相对的,因而带有循环论色彩。他把自然界的运动看作周而复始的绝对 循环,认为火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火生成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 个点。他甚至错误地预言世界每隔1.8万年又要重新开始。

      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将他老师的观点绝对化,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这本来是对辩证法的形象的形容,而克拉底鲁却说“人甚至一次也不 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认为当人进入的时候,早已不是那条河了,早已变了。他看到 了运动的绝对性,但他同时认为,事物瞬息万变,只是一阵风,不可捉摸。因此,他认 为,“什么也不能说,不能给事物以名称”。显然,他没有看到事物运动是相对静止和 绝对运动的统一,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僵局。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命题:飞矢不动。这是著名哲学家芝诺提出来的。他认为 ,当我们说在一定时间内一只箭从某地飞到某地时,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只要 对这一时间和空间做一无限分割,我们就会发现箭此时此刻在此点上,彼时彼刻在彼点 上,运动仅仅是这些无限的“刻”和“点”的总和所造成的一种“假象”,因此,飞驰 着的箭实际上是不动的。这里芝诺的错误显然在于没有看到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 性的关系,把静止绝对化了,把时间、空间所固有的有限和无限、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 证矛盾加以割裂,然后把对立的一个侧面孤立起来否定另一个侧面,从而否定现实世界 的运动,借以证明只有不动不变的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

      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由于割裂了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从相对主义逐步走向了诡辩 。“智者”学派并不具有统一观点,而是一批以教授论辩技术为业的人。后来,“智者 ”中的一部分人,为了使自己的论辩术能占上风,颠倒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使他们走向 片面的两极,在哲学史上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智者”往往等同于诡辩 论者。例如早期的“智者”普罗塔哥拉,虽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倾向,但 他过分地夸大了感觉的主观性和相对性,认为事物的真假、是非,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 而言的。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 的尺度。”[1](P23)显然,他夸大了感觉的绝对性,使他的哲学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 义倾向。

      在中国哲学史上,战国时期的庄周,对绝对与相对的研究有独到的地方,他认为,谁 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他说:假如我与你辩论,我辩不过你,这就证明你的意见果真“ 是”,我的意见果真“非”了吗?反之,你辩不过我,这就一定证明我“是”你“非” 吗?其实,在你我之间,可能有一个是正确的,或者都是正确的,或者都是错误的。这 里庄子其实已经探索出了一些较为深奥的哲学问题,例如真理标准的相对性问题,绝对 与相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问题,真理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中寻找的问题等等。但是 由于对绝对与相对的片面理解,庄子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的研究成果走向了另外一 极。他把真理标准的相对性绝对化,进而完全否定有判定是非的标准,得出了“无是非 ”的结论。他说:人吃牛羊猪肉,蜈蚣吃蛇,猫吃老鼠,大家都说自己的食物最好吃, 那么究竟什么最好吃呢?美女毛嫱、丽姬,人见了都以为美,可鸟见了高飞云端,鹿见 了赶紧跑掉,鱼见了赶紧潜入水底,那么,她们究竟是美还是不美呢?可见是非、美丑 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是根据主体的感觉而言的。而感觉又是各不相同的,“是与非”的 标准也是不相同的,从而导致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同时,由于对绝对与相对的理解 的片面性,庄子否认世界上一切对立和差别的存在。他在《齐物论》里说:“物无非彼 ,物无非是(此)。”就是说,天下事物无不都是“彼”,也无不都是“此”,彼此的对 立是相对的,“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 方可”,生与死,可与不可的差别也是没有的。庄子的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及 其质的稳定性,没有看到静止的相对性恰恰是生命多样性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