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效率·公平·政治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成兴(1952— ),男,广西上思人,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西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2

原文出处: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效率与公平对政治制约性根源于人们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追求。发挥利益的杠杆 作用及实行社会的再分配是提高效率及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掌握好社会竞争与社 会差别的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实现社会的最大利益。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53(2002)02-0086-08

      利益与效率、公平、政治,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信赖,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虽 然通过具体时空和具体事件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具有内在的、必然的性质。当 今的信息时代,是科技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社会生活迫切需 要重视效率和提高政治管理艺术,迫切需要把“外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变成“为我”的 逐步被人们所制约和支配的社会生活。因此,深入探讨和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无疑是 人类利益及其实践的要求。

      一 人类追求利益的本性决定了效率对政治的攸关性

      在利益起作用的条件下,效率对政治的攸关性是明显的,因为人们总是追求自己的生 存和发展利益,追求富裕幸福。人们的利益支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自然也支配着他们 对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态度、评价和选择。一个国家和社会制度能否巩固和发展,就看其 能否实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而这又与经济能否发展相联系的。因此,经济发展 程度和状况,及社会生产效率对政治确是攸关的,可以说效率就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一 个社会制度的生命。

      革命经典作家指出的“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的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 要的东西”,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在古代,由于统治阶级有着强大的暴力工具,动辄镇压,诛连九族,加之文化落后, 人们受各种礼教和“天命观”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状况对政治的制约作用要通过很长 的历史时期才能表现出来。但是,经济对政治的这种制约关系和作用还是存在的。为什 么秦、晋、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朝代这么短命,有的仅五六十年,甚至仅一二十年 ,就是因为他们经济凋敝,人民无以为生,酿成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灭顶之灾。为什么西 汉、唐等朝代有着近3个世纪这么长的生命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注重并解决了生 产发展问题,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必然升平昌盛。人民群众的利益终究是社会前途和历 史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但他基于历史 教训,谨慎从政、自我约束,他曾告诫从臣和皇族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须“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 时为本”。这种把发展经济以解决民众的物质生活问题作为政治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的社会政治哲学是清醒的哲学,无怪乎他在政治上较遂其意。

      在当代,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制约性更为明显和突出。第一,由于逐步实现了民主政治 ,一种理论一种学说及其代表人物,如果在实践中不取得应有的效果,未能解决经济发 展问题,是要被淘汰的。尽管有些国家的选举,带有“金钱选举”的弊端,不少人的情 绪往往受到金钱的干扰和制约,但在整个国家经济今非昔比,社会成员的生活每况愈下 的条件下,仅靠几个钱是很难买到人心和大多数人的选票的。在经济长期搞不上去的国 家中,政治家频繁更换,各种政治经济理论频繁地更张,司空见惯。第二,由于人造卫 星和电视机等人类通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及其 发展一目了然,因而不能不对经济科技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家造成巨大的压力。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能长期地看着周围的国家进入高工资 、高消费、高福利时期而自己能“安贫乐道”,无动于衷。第三,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及人类海陆空的运输能力,竞争 加剧,进而加强了对各国政治家的压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面临着开拓前进,摆脱贫困 ,缩小差距的历史任务。经济发达国家也面临着锐意进取,争取主动,保持优势的任务 。在竞争激烈、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国家领导人意志稍有松懈,他们国家经济就有落 后、失利的危险,因此,经济对政治的压力,更是政治家每每感受到的。

      只要放眼全球,就无不发现,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压力,在当代不论是哪一个地区,哪 一种社会制度都是普遍存在的。亚非部分落后国家,五六十年代先后取得民族独立后, 没有致力于经济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是闭关锁国,不停地进行所谓的社会革 命运动,实行带有空想性质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结果搞了几十年,仍然没有摆脱落后 、贫穷和饥饿,社会动荡,政变频繁。社会主义国家条件不同,但是由于体制设计上受 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缺乏活力,经济发展缺乏应有的速度,因此社会经济对政治压力 的事件也屡屡发生。

      50年代的匈牙利事件,60年代的布拉格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受阻而引发的,8 0年代初的波兰罢工,要求增加工资,8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更是经济对政治压 力的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危机频繁,经济经常受到大破坏,工人运 动愈演愈烈,对政治压力是异常巨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他们对生产关系作了 某种调整,经济有了新发展,并导致科技革命,经济对政治压力相对于战前小一些。尤 其是日本和西德,均把发展经济作为最根本的战略。甚至提出“经济的政治”战略口号 ,围绕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成长、加强出口来制定和调整国内的方针政策,包括外 交方针政策,结果他们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经济大国、工业 大国、金融大国、贸易大国,他们占领了好几个行业的世界市场,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 高,社会较为安定。当然,他们并非没有压力,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异常加剧的 条件下,这在他们每次政府换届的选举大战中无不反映出来。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人民群 众利益要求对政治或社会管理机关的压力,永远不会完结,因为人们的利益要求本质上 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永远不会终结的,它总是推动人们前进,并无情地为 自己开辟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