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困限”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式

作 者:
贺来 

作者简介:
贺来,1969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国内哲学界对“生态困限”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观念的层面,即主要集中在对导致“生 态困限”的思想前提和理论预设的反思和批判上。本文认为,比观念更为重要的是社会 发展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生存方式,观念的病症根源于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 式的病症。因此理解“生态困限”的根源并寻求超越“生态困限”的途径,乃在于对社 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深刻的反省,并为寻求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的 转换作出切实的努力。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今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种种挑战当中,“生态问题”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质。它直 接动摇着人类存在和人类文明的基础,使人类面临着从赖以生存的根基处连根拔起的危 险。因此,“生态问题”的产生和激化,对人们以往一直视为不可动摇的价值信念、文 明尺度、生活准则等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对人类自近代以来全部社会进程的合法性基础 提出了空前的质疑。

      对于“生态困限”,国内哲学界许多学者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已作了诸多探讨。从总体 来看,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观念的层面上,即集中在对导致“生态困限”的思想前提和 理论预设的反思和批判上,例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对“主体性”观念 的重新检讨,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超越性反省,等等,这些当然是十分必要 也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们认为,比观念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发展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 人的生存方式,观念的病症根源于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的病症,要真正治愈观 念上的病症,必须先治愈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的病症,就象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那样,哲学的病必须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来予以治疗,而时代的病则必须通过改变 人们的存在方式来予以治疗。在此意义上,要理解“生态困限”的根源并寻求超越“生 态困限”的途径,至关重要的是对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深入的反省,并为 寻求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出切实的努力。

      1.如果对历史进行深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存都奠定在 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承诺上:即每个人作为个体生命都天经地义地拥有追求自身幸福 的自由权力,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追求每个人的幸福,是一种合乎道德的、值得提倡的美 德。如果说在传统基督教的教义中隐含着这样的命题:一个人的行为价值不是由于他追 求个人幸福的企图而产生的,而是由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的爱和宽恕决定的,中国传统社 会里“正其谊不谋求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一个人成为“君子”最为重要的价值准则 ,那么,现代社会则实现了“价值的颠覆”,把个人追求自身幸福的自由权力置于价值 序列中的第一位。

      在达至个人幸福的种种途径中,物质欲望的满足又进一步被现代人置于一个特殊的地 位之上。如果说在近代以前,物欲被人们视为低下而卑贱的欲望而被人们所不耻的话, 那么,自近代以来,物质欲望的满足被人们视为最天经地义的一种天赋权力而得到了普 遍的确认。功利主义成了近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伦理信念,世俗化成为近代以来最为本质 的时代倾向。多蒂的下述说法可谓表达了现代人的心声:“我相信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 不但有益于社会,而且在现代经济制度中,它也是生产和分配得以实现的惟一有效的途 径。”(注:詹姆斯·L·多蒂等编著:《市场经济大师们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页。)因此物质上的“贪婪”对于现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

      禀持上述价值观念,于是引申出构成整个现代社会合法性基础的另一个基本观念,那 就是“经济自由”的观念。物质欲望的满足需要经济的发展来予以满足,而经济的发展 的前提条件就是“经济自由”。所谓“经济自由”,就是指在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情况 下从事经济生产、商品交换、经济贸易等的自由,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实现这种经 济自由最为可靠和有效的载体与保证。只有承诺这种经济自由和市场经济体制,整个社 会的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率,不仅如此,经济自由和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个人其它 一切自由权力的基础,失去了经济自由和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意味着个人在社会、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权力都失去了最起码的依托而处于无根状态。

      物质欲望满足的合法性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经济自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当性,这二者 构成了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两个最为基本的支柱性信念。正是禀持这种信念,现代人 推动了一场“范围及于社会、经济、政治的过程,其组织与制度的全体朝向以役使自然 为目的的系统化的理智运用过程”的社会变迁(注: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 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这即是人们通常所称为“现代化”的社 会变迁过程,与此同时,“现代性”的生成和获得也就成为现代人为之神往的社会发展 目标。这一目标是以“生产领域”为目标,在其中,“幸福和解放这类维度是和增强力 量和生产社会财富这类维度结合在一起、合理生活形式的设计同合理控制自然及动员社 会力量结合成一种幻影式的共生体。在生产力中脱缰而出的工具理性,各种组织和计划 内容中展现出来的功能主义理性,被认为应当开辟出达到合乎人的尊严的、平等而自由 的生活的道路。”(注:参见薛华《商谈伦理学》附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123页。)

      2.这一切所导致的必然后果便是依靠大规模的生产——大规模的消费——更大规模的 生产——更大规模的消费的循环来维持自身的现代社会特有“发展方式”的形成。要不 断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欲求,就必须不断扩大物质的生产,而物质生产要持续扩大 ,又直接依赖于稳定并且不断膨胀的消费需求,生产和消费于是构成现代社会发展过程 中一个最根本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直接支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面貌和发展命 运。

      “生产主义”是现代社会发展方式的第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社会对个人幸福和物质欲 望合理性的肯定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经济自由和自由市场的观念及实践为现代社会带来了 物质生产和财富创造上的巨大成功。这一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有过中肯的 描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 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 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 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56页。)通过对自然的“拷打”,让它向人类交出财富,以满足人们的世俗欲望,构 成了现代社会发展方式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