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2)02-0063-07 在生产关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面对以下种种问题的困扰: 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中国引进西方生产力的同时,为什么不引进历史上 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 中国的生产力落后于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先进于美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既然上层建筑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阻碍与破坏异己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中国为 什么要保护外资企业与私有经济成分?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无法回避。而由苏联哲学家制定的哲学教 科书体系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邓小平理论和江泽 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重新审视生产关系理论,回答时代提出的理论难题。 一、旧生产关系理论的根本缺陷 苏联教科书体系中的生产关系理论是大工业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时代的烙 印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使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成 分。其在生产关系理论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第一,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苏联教科书体系认为,“生产关系的概念,从广义上说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形式的经济关系。例如,人们在不同生产部门中,如在采矿工 业和加工工业中的社会分工,就是这种经济关系”。[1](P439)这与马克思本人的观点 直接冲突。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多次地、反复地、明确地指出,“由协作和分 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那么,谙熟马克思经典著 作的苏联教科书作者,为什么要将分工作为生产关系呢?其目的是力图排除生产关系中 人的利益欲望等主体意志因素,得到一种像“分工”“协作”这类纯粹物质化、技术化 的生产关系概念,从而为其理论奠定机械唯物主义基调。实际上,这些劳动作业关系, 是抽去社会利益关系的“技能人”(无利益欲望的机器人)之间的技术性关系,属于生产 力范畴。根据马克思的一贯思想,只有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才 是生产关系。 第二,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的机械决定论理解。苏联教科书体系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过程的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辩证唯物主 义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发展规律的原理帮助我们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辩证法。作 为生产过程内容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实现生产过程的经济形式”。 [1](P447-44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被说成“脚和鞋”的关系,由此得出“有 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 力的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等被人们熟诵的教条。 其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不是离开人类主体的那种“物质内容与物质形式” 的关系。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辩证法,适应于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内部:生产力的内 容(机器设备等)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分工协作等),生产关系的内容(如公有制等)与生 产关系的形式(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是内容与形式的 关系问题,而是社会利益结构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超越人类主体利益的 那种作为抽象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苏联教科书对这一重大原理的理解错误, 在于否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中的人类主体利益因素。 实际上,生产力的任务是生产出社会利益,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分配社会经济利益所 形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只能生产出作为争夺对象的“蛋糕”,而不会自动生产出人们 的利益关系来。只有当人们争取利益的主体目的和意志渗透到生产力中,争夺与分配生 产要素及其产品,才可能形成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关系本来就是由生产实践中人类主 体利益目的与生产力共同产生和创造,而不是单纯由生产力所决定。因此,不是“有什 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一生产力在不同的社会主体力量格局中会 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 机械决定论不仅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对实践的危害十分巨大。按照这种理论,在194 9年建国之前,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只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等到将来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水平之后,才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这正是所谓“二次革命论”的理论根据。 同样,按照这一理论,今天我们引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力,只能实行与其相 同的经济制度乃至政治制度,因而需要“全盘西化”。机械的生产关系理论,正是这些 错误观点的理论依据。 恩格斯在晚年(1890年)已经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 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他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 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 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这一批评是针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说的 。如果把生产力说成是生产关系的“惟一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恩格斯指责的“荒诞无 稽的空话”。 第三,机械唯物主义的抽象阶级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全部人 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 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 条件。”[2](P67)在阶级社会中,这些具体的人构成一定的阶级,这些阶级的人是具体 的,具有由社会实践塑造的主体特征,如民族传统、宗教信仰等等。然而,苏联教科书 体系却抽掉了阶级主体的具体特征,得到了作为纯粹客体的“抽象阶级”。世界各民族 不同文化背景的丰富复杂的人,被他们简单地归结为清一色的几大阶级。如果说,抽象 人性论把具体的、现实的人抽象为全人类统一的抽象的“一般的人”,那么,苏联哲学 体系则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抽象为几种简单类型的“阶级的人”。相对于抽象人性论, 这是进步,因为它毕竟使人的概念相对地具体化了;然而它抽掉了活生生的人的民族性 、时代性等等,把社会中某一类型的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 的、把这部分人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样一来,各个具体的阶级的民族性及其历史环境 特征、它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特征等活生生的特殊性统统被抽象掉了,生动的具体的 国情被抽象掉了。于是,人类各个民族的活生生的历史被理解为机械的模式化的几种类 型的抽象阶级之间的斗争史。这一理论,为不顾各国国情的教条主义思潮奠定了理论基 础,危害极大。把这一理论套用在今天我国出现的各个阶级与阶层身上,必然得到否定 改革开放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