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存在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的演化中,直到17世 纪才出现了ontology这个术语。按照当时德国哲学家沃尔夫的观点,逻辑学是哲学的入 门,而哲学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哲学,包括本体论、宇宙学、心理学和神学 ;二是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①。由此可见,本体论作为理论哲学的 基础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指出:“一切形而上 学的思想都是本体论(Ontologie),或者,它压根儿什么都不是。”② 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的是:究竟什么是本体论?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 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 o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 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二是“存在”, 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 和事物;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 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 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 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 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 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兴趣。”③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 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 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④黑格尔从绝对唯 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本 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 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⑤在他看 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 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 ---------------------------------------- 注释: ①参阅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6页。 ②《海德格尔选集》(下),三联书店,1996年,第764页。书中把Ontologie译为“存 在论”,我们则仍然把它译为“本体论”。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9页。 ---------------------------------------- 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 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一、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原因 既然近代哲学已对存在问题获得一定的认识,那么,从20世纪初以来,存在问题为什 么会再度成为困扰当代哲学家的核心问题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本体论的研究为什么会 出现复兴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其一,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之中。传统形而上学常常陷入这样的错觉之中,即认 为自己在思索“存在”,实际上思索的却是“存在者”。亚里士多德强调,哲学的任务 就是“考察存在者之为存在者”(to examine being qua being)③,但,“存在者之为 存在者”并不就是存在,这种考察仍然在存在者中兜圈子。它拘执于现成在手的存在者 ,却遗忘了存在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自其发端乃至其完成阶段,形而上学 的陈述都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活动于一种对存在者与存在的普遍混淆之中。”④在海德格 尔看来,尼采在他的著作中所表达的那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正是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 统哲学忘记存在的真理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则是传统形而 上学终结的一个重要信号。然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等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结。 在海德格尔看来,既然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所以人一定会继续形而上学的思考,但这 种新的思考却必须以对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作为起点。事实上,他所倡导的“基础 存在论”也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思考的。 ---------------------------------------- 注释: ③R.Mckeon(ed.),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Random House 1941,10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