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哲学的发展前景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2 桑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哲学研究; 杨冬梅,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研究。

原文出处:
探索: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在数字时代现实性哲学的发展面临挑战,需要向虚拟哲学转换。为此,对数 字 化、虚拟、虚拟现实、虚拟哲学进行了考察,探讨了虚拟哲学发展的前景。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赛伯空间的出现,哲学遭遇的最大挑战是数字化方式、语言符号对 人的影响,构成人的存在本身。而数字化给人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二次中 介系统革命;第一次中介革命的标志是语言文化符号的产生,它导致世界文明的巨大发展, 虚拟的数字化方式是人类中介系统的第二次革命。语言符号的产生是对现实关系的表述和创 造,创造了人的思维空间、符号空间,而虚拟则是在思维空间、符号空间中发生的革命;它 在符号空间中又创造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网络世界,它指向不可能的可能。 这场中介革命表明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发生的跳跃性的革命。

      那么,数字化时代究竟有什么特征呢?数字化时代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一,去身体化; 我们通过个人电脑超越现实世界,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也就是说人类企图超越肉体的理想 , 有可能在网络世界中得以实现,身体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其二,去中心(即个 体性);在网络空间个人是真正独立自主的,作为个性化的个体存在的。其三,多重身份 ;既然在数字时代人类可以面对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人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其四,创 造 性;以往的文明以主客体二元为框架,表面看意在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实际上客体是先在 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而数字时代借助于虚拟技术有可能实现 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是真正的创造性时代。因此,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主客二元式的 本体框架和认识论结构的消解,预示着现实性哲学需要向虚拟哲学转化。

      我们现在的哲学的最大特点是从现实性范畴框架出发,现实性范畴是传统哲学的基础。现 实性范畴是两千多年传统哲学的根基和灵魂。传统哲学是从多种角度来确认现实性的地位的 :从总体哲学框架的角度看,现实性表达为“有”、“存在”,与此相对应,思维是与现实 性相对立的,是对现实的反映,世界划分为存在与思维或者物质与意识两大部分,这一框架 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传统哲学内在统一地形成了一个哲学框架系统:现实性是人的思维 和行为的出发点,人的认识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而逻辑或思维的真理性只是在于合乎现 实。现实性是传统哲学的基础,是人的思维与行为统一的基础。离开了现实性,传统哲学的 大厦也就解体了。传统的观念把马克思的哲学也归到从现实性范畴出发的哲学,这是错误的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其出发点正是对现实性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传统哲学只是从 客体和直观的角度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没有从主体和实践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一思想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传统哲学的最大缺陷是局限于符合说、反映论的 框架,只满足于求真,追求主客观相一致,而忽略了求新、创造。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目前 所面临的困境从学理上看,与其对现实和创造的关系缺乏明确的意识是有一定的关联的。然 而,哲学怎样才能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怎样才能在现实与创造之间建立起一种建设性的融 通关系?这是哲学研究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应当超越思维,不停留于抽象概 念的“阴影王国”,不受永恒在场的理念的统治与束缚,而把想象、虚拟放在首位,不断从 在场事物奔向无限开放、不断更新的世界。总之,哲学要创新,必须把想象、虚拟放在核心 地位。虚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以往现实性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从现实性哲学进入到虚 拟性哲学这将是未来哲学框架的重大转换。这一转换将大大的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改变我 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使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哲学平台上。

      (二)

      虚拟,是人对世界对象、活动、意义等的人化形式的构建,这些人化形式主要是语言、符 号、规则、数字等。就虚拟本身来讲,它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用0、1表达所有的东西,一 个肯定,一个否定。0、1的表达提高了速度,产生了一次革命。虚拟为人类创造出现实所无 法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可能和平台,它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之源。从虚拟的发展看,它经历 了 从思维的构建到数字的构建。我们把虚拟划分为广义的虚拟和狭义的虚拟。广义的虚拟是指 规则文明或符号文明,是人类对各种规则的合成、选择及其演化。狭义的虚拟是指当代的数 字化的生存方式、实践方式和创造方式,虚拟的功能是指向现实的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 不存在性进行思维构成、规则构成和数字构成,从而使人走向一种更高级的创造形态。

      虚拟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它对现实性的背离不是完全否定的。一般来说,有着三种不 同形式的虚拟:第一,对实存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的虚拟或可能性的虚拟;第二,现实超 越性的虚拟对可能性或可能性空间的虚拟;第三,对现实背离的虚拟,一种对现实而言是悖 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无论是现实的、可能的、不可能的可能的虚 拟,还是悖论的、荒延的、梦幻的虚拟,都表明虚拟对现实性的超越是有等级和层次的,有 着各种各样意义和层次上的虚拟。一个虚拟时代作为它的内核的虚拟是一个多样化的空间。

      虚拟是与现实相对立的。现实的东西不需要虚拟,只要模拟和反映。在虚拟时代,我们可 以虚拟其他形式,即虚拟没有成为现实性的各种可能性,使其成为虚拟现实,以构成对已经 选择的现实性否定。虚拟现实又称为虚拟世界、虚拟实在、灵魂、临境,这个词是由拉尼尔 提出来的。它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传感器的支持,对五官在真实情景中才能接受到的信 息,第一次以人身与机器的“对话”直接为人创造一个并不存在的幻觉世界,使人产生身临 其境的感觉,而人又难以或不能觉察到它与真实世界的区别。它以一种不同于“抽象符号和 坐姿智力”的基本的方式改变了我们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例如,当一个游戏爱好者全身心地 投入一种电脑游戏时他可以亲身体验到人死而复生的经验无数次,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 能发生的。因此,赛伯空间虚拟现实的出现给哲学提出了意义深远的问题。就虚拟现实而言 ,过去的哲学都立足于对客观实在的思考,都是现实性范畴框架内的哲学。现在的哲学则要 考 虑可能性领域中的一系列现象,形成了所谓“虚拟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