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发展:一个时代性课题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复旦大学哲学系/北 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苏州大学研究生处/武汉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探索生存和发展、生存和死亡的辩证法

      关于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我想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讨论时参考。

      1.如何更切近地把握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兴起了关于生存问题的讨论,进而扩 展为关于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探讨。哲学的敏感神经捕捉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表明这个问题 确实已经成为很实际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大。个人、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种种矛盾和危机。现 在 ,我们人文社会科学也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们面临挑战。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 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 是正当的因而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 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每一个问题只要它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就能得到 答案。

      因此,讨论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是如何更切近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 问题很多:环境、生态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战争问题,恐怖 主义问题等等。要抓住问题的根本,需要确立合理的参照系。

      邓小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的本意,并不像某些望文生义者所宣扬的那样,似乎指和平与发展是已经实现的状 态,而是指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或者说两大矛盾,换一种说法就是“东西南北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关系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关系问题,核心问题是南北关系问题。邓小平 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但其他许多问题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全球性、战略 性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说,东西南北问题是最大的全球性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他全 球性问题都无法解决。邓小平在南下视察时还特别指出,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 解决。现在南北差距还在拉大,这是公认的事实。

      因此,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东西南北问题的框架可否作为探讨生存和发展问题的 参照系呢?

      有学者提出哲学的“生存论转向问题”。如果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回答:这 种转向的现实根源和动因何在,这种动因能否仅限于从观念领域去寻找。

      2.关于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先生存才能发展,因此生存是 第一位的。但我认为,人区别于狭义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恰恰是以发展求生存。人猿揖别, 并非歌舞升平的轻松过程。人类祖先进化的动因是克服生存危机。这个解决生存危机的过程 , 本质上就是发展。由于这种发展,猿变成了人,才得以生存。一些不能克服生存危机的物种 ,就不能发展,就绝种,被开除“球籍”。

      我们应当考察人类发展史,因此,探讨生存论的问题,应否脱离发展的问题,似乎值得考 虑。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呢?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发展就是人作为实践 活动的主体通过环境的改造来改造自身。从整个历史看,改造环境的必要性往往来自生存危 机。为克服生存危机而改造环境,人本身也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我所谓以发展求生存的意思 。

      人有各种不同意义的生存,譬如自由的生存和不自由的生存,正常状态的生存和异化状态 的生存,消极的生存和积极的生存,等等。意大利的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安·拉布里奥拉说 过:“人类干的事情是它不得不干的事情。”人类的生活并不那么随心所欲,人类的每个进 步都是生存危机逼出来的。劳动着的人们面临重重障碍。

      “你必须汗流满面地劳动!”这是耶和华对亚当的诅咒。而亚当·斯密正是把劳动看作 诅咒,认为“安逸”是适当的状态,是与“幸福”和“自由”等同的东西。这就把人的生存 状 态太理想化了。马克思则认为,一个人在健康等等正常状态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劳动和停 止安逸的需要。通过劳动而克服障碍,就是自由的实现,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 是人的发展的正常状态。以发展求生存是不是人类生存的规律呢?

      关于人权,有些人过分强调生存权。不生存,何以能发展呢?然而,历史证明,不发展,生 存权是保不住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3.关于生死价值观的问题有生就有死。人是知道自己必死的社会生物。因此,对生存 问题作哲学思考不能回避死亡的问题。1999年我参加了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举办的关于殡葬改 革的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就涉及生死价值观的问题。会上,我谈到生和死是相互依存、相互 转化的,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没有生。这后一句话可能不好理解,怎么说没有死就没 有生呢?这要从历史时间的坐标,或者说从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为他人转危 为安而见义勇为、自我牺牲,是以自己的死换取他人之生存。为自己的苟活而贪生怕死,甚 至不惜以牺牲他人和众人的生命为代价而换取一己或狭隘集团的花天酒地的生存,是以他人 的死换取自己的生。过去的一些封建统治者总幻想长生不老,道教还要发明长生不老药。假 如人真的能长生不老,只有生而不死,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人类的生存就会面临严重的危 机。现在人们还在研究和宣传长寿的“秘诀”。人都想长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 正在大踏步地向老龄化社会迈进,已经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据说生命科学已经许诺人的 寿命可以延长二、三倍。如是,人都活一、二百岁,二、三百岁,把有限的资源吃光用光, 我们的子孙后代还靠什么生存呢?所以我说没有死就没有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