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创新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2/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China People's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 夏甄陶(1931-),男,湖南安化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认识论方面的研究。

原文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产生,是伟大的哲学变革和理论创新,它必然引发共产主义 者的革命实践和实践创新,并导致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和新世界的产生。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领 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以他们在哲学上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不仅是对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并且在哲学上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它 为知识创新、科技发展时代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指引了正确方向,开辟了 新的创新之路。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哲学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哲学变革的主要任务是,使哲学由思 辨的抽象王国转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当时费尔巴哈提出了哲学改革的主张,他憎恶抽象王 国,认为哲学应该回到现实世界。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 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因而他也不能真正实现哲学的变革。在19世纪 40年代,真正标志着哲学变革、实现哲学转向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当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观念,认为“哲学 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现世的智慧”。因此,哲学应该关注人的现世的问题,应该 关注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他强调“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 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他认为,虽然哲学首先通过人脑和 世界相联系,但是它不能脱离人类其他活动领域,特别是不能脱离人类实践所表现出来的人 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且应该渗入到这些关系之中,以发挥哲学作为“现世的智慧”的功能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仅应该关注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且应该是这种关系的最 高理论体现。不应该再把哲学看作是关于某种最高实体的“高深莫测”的学说了。

      应该说,现在人们所谈论的哲学由旧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王国向现实世界的转向,由抽象实 体向现实关系的转向,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超前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产生是伟大的哲学变革,是伟大的理论创新。费尔巴哈曾强调,哲学变革应当“适应时 代的要求,符合人类的利益”;主张新哲学不仅要满足理论家,而且要满足实践家。在当代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人类的利益,既能满足理论家又能满足实 践家的哲学。在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循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确 定的方向前进,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包括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伟大的哲学变革 和理论创新,包括认识论的变革和创新。一般地说,在哲学史上,传统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围 绕 着认识的可能性和认识的可靠性的问题展开讨论的,而这种讨论大都是局限在思维(或理 论)的范围内思辨地展开。现实的认识论问题,变成了纯粹思辨哲学(或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出发,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强调实 践的意义,突出了实践观点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认识的可能性和认识的可靠性不是 单纯的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在“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 一个文件”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方面指出,“对对象、现实、感性”, 应当“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认识的可能性 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 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就是说,认识的可靠性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和证明。马克思还指 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 学及其认识论不只是关注观念地解释世界,更要关注实践地改变世界。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就完全摆脱了旧的传统认识论的思辨模式,把自己置于人与 现 实世界的关系的展开之中,并立足于实践,把认识同实践联系起来,把解释世界同改变世界 联系起来。这是在认识论上的伟大创新,又为尔后的认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创新之路。特 别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为共产主义者开辟“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 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共产主义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 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和理论创新,必然引发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实践和实践创新,并导致“现存 世界的革命化”和新世界的产生。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对于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 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产生了背离马克思主义哲 学认识论思想路线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受了极大的损失。1937 年7月,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这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著作,是毛泽东 为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和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 主义的错误而写的。

      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系统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为第一性和基本性 观点的认识论体系,论述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生和展开过程、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 识的目的、认识的历史发展逻辑,以及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活动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 观 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途径。通过这些论述,毛泽东同时也批判了党内 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并用实践的观点回答了旧的认识论用思辨的方法争论的问题 。还应该指出,毛泽东对《实践论》这一著作特别标明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 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哲学家们争论了两千多年 ,却未能作出有说服力的科学的回答。在《实践论》中,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 观点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对争论了 两千多年的知行关系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和总结。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同时,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 导全党树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并为这种结合树立了一个典范,为中国共 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认识论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