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承耕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男,福建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基于历史唯物论上的创新,是对历史辩证法的深刻 反映与发展,是对人民主体论的继承与提升,并提出贯彻“三个代表”思想须处理好的三个 方面关系。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字号: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总结和指导党的建设的光辉典 范,它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深刻性,不仅在于准确地把握住当今我们党所处的时代脉博,根 植于党建丰厚的土壤中,而且还在于它立足历史唯物论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因此,弄清“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三个代表”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石上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党要“始终代表中 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置于“三个代表”的首要一条。他在今年“七一”讲话中还进一 步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 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 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 生活水平。”在这里江泽民同志不但鲜明而集中反映了历史唯物论的思想精华,抓住了党的 先进性的最深层的现实根据,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的生产力论作了重大创新:

      1、深刻阐发了科学生产力的内涵。江泽民首先强调作为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应有纵向和横向 的双重、动态的定位座标。从纵向看,是指我国今天相对于昨天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从横 向看,则要求我们要着眼于赶超当今世界的先进生产力,而且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完全 脱 离中国的现实。其次,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的生产力 的发展,而且包括指导生产、协调经济发展的全局观点、战略眼光和社会效益,以及防范发 展的失衡、畸型与浪费等要求。

      2、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谈到生产力时, 曾鲜明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但那时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还不十分明显。到 了20世纪,特别是七八十年代情况就不同了。据统计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在70年代超过50%,在80年代为60%左右。邓小平同志正是研究了这些情况,提出科技不但是 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但是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主要是在七八十年代。当时信息网络还没有大的 发 展,世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是最近几年的事。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信息网络化大发展时期 是在“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正是敏锐地看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的形成 ,看到了这个革命带来的形势和时代的发展,及时提出党要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积极发展以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力,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就是要代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显然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建党学说的重大创新。

      3、江泽民对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 的理论。诸如,“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作用并与日俱增”;“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要相 互渗透、相互结合”,“要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传统产业”;“要引进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更要增强自立创新能力”,“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 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要建立强大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 ;“党政第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各级党政“要把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等等无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生产力论的内容。

      二、“三个代表”是对历史辩证法的深刻反映与发展

      历史唯物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它在肯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 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对社 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反作用,重视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恩格斯曾一再强 调,经济因素并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决定历史发展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比如政治 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那些存在人 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一定的作用,这里表现出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他还指出:“如果 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 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695页)。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这种辩证的历史观,改 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6页)。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他又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 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 要受破坏,走弯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历史唯物论为指导, 对历史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深刻反映了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第一条的立意,是突出生 产力的作用,但不是孤立地讲党要“代表生产力”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强调党要代表 其“发展的要求”。这里所讲的“发展要求”,就是指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生产 关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与体制)、社会经济政策和包含文化事业在内的其他一切必要的社会 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