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只有着眼于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来寻求价值评估的尺度或视界,才能正确地把 握和评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然而,以往的历史经验又一再地表明,捕捉和解答时代性 问题,创建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新的理论形态,又有赖于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科学评 估。 显而易见,我们在此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但这不是一般性的逻辑循环,也不是将我们引 向“迷林”的“怪圈”。相反,由该“循环”组成的圆圈运动事实上构成了一条深入马克思 哲学当代性论题的必由之路。 一旦我们踏上这条探索之路,我们便尤需清醒地意识到,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对马 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评估而言,是先于一切并统摄一切的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性问题,对它 们的分析是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亟须应对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2 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 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马克思这段广为人们引证的话,坦露了马克思哲学的“鲜明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在哲学 观上的重大变革,是以这种“鲜明的问题意识”为先导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毋庸 置疑地证明了这一点。 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1842年)就明确呼唤哲学对时代性问题的关注,强调真正的哲 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 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以这样一种“问题意识”深入捕捉并回 答 时代性问题,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往全部形而上学的关键之点。马克思后来回顾自己 思想发展时指出,他在莱茵报时期的实践中“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而正是这一“难事”推动他研究经济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2页。)他意识到,为了解决这个“苦恼的疑问 ”,必须从哲学理论形态上将黑格尔颠倒了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克罗茨纳赫手稿(1843 年)从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来说明国家和法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异 化劳动对私有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可以说是这一思路的产物。这一探索在理论形态 上的重大成就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其代表性文献是1845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和1845—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后来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探索及其划时代贡献可以表述为:(1)主要地是由于对 时代性问题的关注,使马克思最终突破了旧有哲学理论形态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 进而完成了哲学形态的革命性变更;(2)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又必须以之为指导对重大的 时代性问题进行深入捕捉和科学解答,这带来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并使马克思哲学成为 一种真正能够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历史发展趋势、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沿的“改变世界”的 哲学。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性变更,正是遵循着“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的辩证互 动。马克思恩格斯将这一全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称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实践的唯 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 的事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探索活动无疑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经典示范。它意味着, 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反对并极为痛恨的是那种将马克思哲学“现存化 ” 为与“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的辩证互动无关的种种教条。这个立场原本是一个 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态度,它理当成为我们今天评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 理论尺度。 应当承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有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的。回顾150多年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 发展历程,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地记取:什么时候我们坚持“时代性问题”与“理 论形态问题”的辩证互动,我们就能很好地发挥马克思哲学的指导作用;否则,我们就容易 将马克思哲学曲解为凌驾于一切时代之上的现存教条,这无疑折断了马克思哲学捕捉回答时 代性问题的理论“翅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 “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和前苏东的巨变,从正反两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个 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总结。它是我们今天评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历史依据。 真实地面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态度及其曾经有过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不难看到,马 克思哲学在“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 哲学当代价值的“价值基点”。今天有“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走近马克思” 之说,其要旨是以某种方式重新揭示这个“价值基点”。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往的哲学家没 能抓住时代性问题或者没有注意到时代性问题与理论形态问题的相互关系,这样说显然与实 际情况不符。我们强调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点是表明马克思看待时 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的特有方式和态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分析。我们对马克思哲 学的当代价值的评估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