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01)03—0010—07 1997年4月,由中国人学学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天津市委党校、《江海学刊》杂志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河北省人学研究会、首钢开发研究公司和商丘奥艺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在中央党 校召开中国首届人学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经过多年酝酿并充分准备而召开的全国性盛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有许多研究人学有年的国内知名专家,亦有近 年在人学领域崭露头角、多有建树的新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动态》、 《新华文摘》、《中央党校校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和《理论前沿》等,都派记者参 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80篇。之后,每年都召开全国性的人学研究年会,出版一部 人学论文集。许多院校开始招人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许多情况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 已步入深入开展研究的攻坚阶段,并且正在形成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学思潮。为使人们深 入了解当代中国人学研究,并且进一步深化和推动这种研究,有必要对中国人学研究的历程 与作用、动因与意义、得失与发展加以清理和总结。 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萌发于1979年,至今已经历22个年头。从历史学角度看待中国人学研 究这21年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萌发、生长和长果三个阶段。 一、萌发阶段(1979-1984年) “文化大革命”以后,文学领域所思考的事实,首先是“文化大革命”十年那非人性的现 实。思考之成果,是从1977年至1980年发表的一批称为“伤痕文学”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 一种共同倾向,就是通过描述和诉说“文化大革命”对人性的践踏和对人的精神的伤害,通 过谴责十年那人性沉沦的现实,来弘扬人性和人道主义。这种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引起的深 刻反应,就是促使人们从哲学上回答现实和文学提出的人的问题;1978年5月的真理标准的 讨论,则使人们解放思想,敢于讨论所提出的人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全党工作重 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也由于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人性意识、人 道意识和批判意识开始觉醒,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正是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促发了1979年以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为主题的全国性大讨 论。这场讨论在1983年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活动中达到高潮。讨论主要集中在“人性 、阶级性和共同人性”、“社会主义和异化”、“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这三大问 题上。这场讨论具有兴趣热情高、感情评价色彩浓、历史感强和宣扬西方文化倾向有所抬头 四大特征;其思路多指向过去,即主要从价值观、伦理学角度对我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大 革命”十年)中的非人性现象作价值和人道主义的评判;其实质,是从哲学人性论上反思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确立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体系中 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参加这场讨论的大多是从事哲学研究有年的学者。其主要代表有胡 乔木、黄楠森、王若水、邢贲思、汝信、靳辉明、陈先达、薛德震、王锐生、高尔太、李连 科和张奎良等。参加讨论的人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此阶段的讨论比较活跃,一些 重要成果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邢贲思的《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邢贲思: 《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对西方人道主义作了评述,有 助于人们批判借鉴其积极成果。1981和1982年,人民出版社先后连续出版三部探讨人性、异 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专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 》和《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其中,薛德震的文章提出:“谈人色变”的局面一定要 打破,阶级论并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全部理论,人性的发展是从有阶级的人性到 无阶级的人性即“完整的人”的转变。(参见《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民出版社198 1 年版,第45~64页)。1983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 主义与人》文集,它反映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研究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重要成 果。同一时期,他们的另一研究成果,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集成《人道主义和异化问 题研究》一书出版。与此同时,黄楠森教授在《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关于人的 理论的若干问题》一文,就人的概念、人的本质、人性、人的本质异化、科学共产主义和人 道主义的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探讨。1984年,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王锐生、 景天魁合著的《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指出:在马克思的学说体系中存在着关于人 的学说。在这场讨论中,基本上形成三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意在否定“文化大革命” 的理论基础(即把人性等于阶级性),指出,人性不等于阶级性,存在着共同人性,社会主义 社会存在着异化,马克思主义积极扬弃异化,它实质上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另一种观点 认为,没有抽象的人性,人性总是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异化,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 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二者水火不容;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完全归结 为人道主义,但包含科学的人道主义。当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逐渐带有一定政 治色彩的时候,1984年胡乔木同志发表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 第一次对全国的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大讨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论,其特殊意义不可 低估。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要区别对待两种人道主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对此必须加以批判;二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对此可以批判继承。由于 这篇文章的特殊意义,从而使人们对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讨论渐趋沉寂。 这场讨论虽然对人的问题缺乏较为科学而系统的分析,但成果还是突出的。其最大成果, 是在认识上意识到要把人当人看,要现实地研究人及人性,马克思主义包含科学的人道主义 ,因而应对“人”这一曾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加以研究,恢复和确立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 地位;在实践上是既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敢于正视人的问题,又告诫人们,社会主义建设应 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命运,恢复和确立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由此,人们开始重 视 人的问题,为以后的人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二、生长阶段(1985-1990年) “把人当人看”,意味着要进一步揭示作为主体人的价值。因为人作为人,本应被视为一 切 活动的主体,而且人要有价值,首先应成为主体,否则,其价值就难以真正实现。这就是说 ,只有把人当主体看,才有可能真正把人当人看。而要把人当主体看,从理论上就应该说清 人作为主体的属性即人的主体性,从实践上就应该现实地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之 作用的有效发挥问题,即人的现代化问题(只有作为主体的人实现现代化,人才能真正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1984年,随着我国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便全面铺开,它既要求人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又要求充分正确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这 从逻辑和实践上,必然促使人们进一步去思考人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性两大问题。换言之 ,人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性是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讨论之后进一步生长出的两个问题。 首先是1985年开始讨论的人的现代化问题。人的现代化问题,在当时首要就是人格从传统 向现代的转型问题。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人的活动的深层基础是文化,故而,文化对人的 影响更深刻、更根本、更长远。过去我们之所以漠视个人,其深层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漠视作为主体且具有个性的个人。这样,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就必然把人的眼光引向 对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反思,把传统文化变革与人的现代化联系起来。围绕“文化变革与人 的现代化”这一主题,当时许多学者主要从作为主体的人及其人格的各个基本层面展开 讨论。这集中在以下六大问题上:价值观念的变革;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 与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康 人格;人的思维方式变革。这期间的研究之最根本特征,就是人们多从文化的角度反思现实 以及人被失落的文化原因,注重由以前反思社会现象转向反思人的社会活动的深层文化基础 ,注重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因而这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战略性,易把人的问题研究引 向深入;其实质,是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反思文化与人格,从“文化与人”的关系上总结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确立“新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当然, 在 讨论中,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宣扬西方文化的倾向进一步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