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1)10-0022-03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广东省邓小 平理论研究中心、广东省社科院、深圳市社科院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研讨会于5月27—30日在广州召开。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研讨会中,代表们充分肯定会议的价值,但对于会议的标题,不少代表提出了不同 意见,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作出严格 的区分。“马克思的哲学”概念清晰,直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则 包括马克思之外的思想家,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没有明示具体包括哪些哲学家的思想,也不 利于区分马克思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在这个区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代表主张把讨论定位 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研究和发掘。 与会代表对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阐述可以归纳如下: 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高清海教授提出,马克思哲学和旧哲学的差别在于:旧哲学追 求永恒原则、终极实在,追求本体论,把哲学当作万能药方。马克思哲学恰好就是要变革这 一点,使其变成现实理论,变成能够指导变革现实的理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是肯定的, 我们应该立足现实,开创未来,从实践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继续发展马克思哲学。 王南湜教授归纳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的三重意蕴,其中第一重意蕴就是马克思哲学思维 范式——生活实践思维范式——的当代性。这种思维范式优越于实体性和主体性的思维范式 。他认为当前国内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解——或者把它当作“干”、“做事”,或者当作一 种理念——是有问题的,第一种理解类似于实体性范式,第二种类似于主体性范式。现在必 须 对实践做新的界定。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所欧阳康教授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从唯物 、辩证、实践和人道等方面作综合的理解。他同时认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转向 实践问题,要把实践和人、人性结合起来考察。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在做“唯物主义和社 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发言时,特别强调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 理想方案的实现,而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所以,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 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刘森林教授把反思推向实践,他认为当前“实践”被赋予“理性”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 ,被认为是肯定的,无负面影响的,反思完全被忽略了。实践话语被当成独断的话语。所以 必 须由实践的自崇拜转向实践的自批判。他提出了实践理论中的三个困境:1.主体性一物化 困境。即把实践解释为劳动,缺乏对实践形而上维度的把握;2.自然—生态困境。“自然” 是指实践创造出的第二自然,“自然”会形成扼制实践进步的“自然破坏力”。3.交往困境 。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在小范围内能自圆其说,但交往范围扩大,合理性就会逐渐消解,无视 这一点,允许人们把责任、重负和痛苦外推会产生实践的悖谬性。徐长福副教授认为21世纪 实践哲学的研究应以回归实践本身为基本取向,以实践智慧为主要进路。他认为以前实践哲 学的主要进路有观念论进路、伦理学进路、本体化进路、生存论进路和后现代进路,这些进 路都有缺陷。实践智慧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本质是“doing”而不是“being”,它是杂有 的无数异质性的人跟同样杂有的无数异质性属性的对象之间实际打交道的自觉活动,所以要 根 据特定实践的具体需要,调动一切相关的知识和价值资源,以非逻辑地综合各种异质性因素 的方式,来筹划和操作一切活动。贺来教授提出要彻底地贯彻马克思的“实践精神”, 要坚持“做”而不是“看”,坚持以我们自己的生活为起点而不拘泥于马克思的现成词句。 另外 ,李明华教授提出马克思哲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研究新的世界图景中的人类实践问题,比 较工业时代实践模式和信息时代实践模式的特点,揭示新时代实践的本质特征,以指导我 们的现代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关注(人学思想)。杨耕教授认为马克思哲学在拒斥旧哲 学 的形而上学性之后指向了人、指向了日常生活世界,转向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马 克思的哲学转变和人道主义相吻合,他的关注点并不是整个世界和哲学本源,而是由人的活 动引起的人和世界的物质变换,从物与物背后发现人与人的关系。孙正聿教授认为哲学是时 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精神的灵魂,是时代性和人类性的统一。新时代的哲学应该通过反思哲 学的“消解”模式,追究人们的生活信念前提,探求评价真、善、美标准,变革人们的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衣俊卿教授 提出要发掘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即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异化理论) 。胡海波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人性化的哲学。冯平教授认为马克思哲学始终关心人类社 会的问题,始终致力于为人类解放提供理论。她同时提出要注意吸收马克思以外哲学家解决 人类问题的成果。 三、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衣俊卿教授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和异化理论中归纳出其批 判精神的三个维度:1.指向未生成的可能性疆域;2.指向现有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3.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这三者使得马克思哲学不断考问人 的存在而获得当代性。王南湜教授也提出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具有当代性,它既是 市场经济的要求,又是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思维范式必然结果。徐俊忠教授认为,马克思在 人权思想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西方人权理想国的批判和解构,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使其人 权思想获得当代价值。王晓升教授通过研究马克思批判粗陋共产主义的理论,对马克思的公 平观做了新的解释:马克思的公平观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公平观,后者是理论化的嫉妒 ,出发点是集体和类;马克思揭示出这种嫉妒基础上的公平观只会把社会拉回到原始的不发 达状态,他的出发点则是现实的个人。 四、马克思哲学的读解模式。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解关涉到对它的读解模式的问题。 张一兵教授认为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时,有一个方法论自觉的问题,即对自己的方法论有充分 认识。主张转向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可以有两条线索:一是关于本真的马克思,一是批判 资本主义。重点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断裂,即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到后马 克思主义思潮(西马向右转),再到不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后期的德里达(但也被称为后现 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最后到晚期马克思主义(如杰姆逊等)。刘怀玉副教授认为哲学不是 关于时代精神的绝对价值,而是不同语境中的权力话语。他指出现代的哲学研究有三种范式 :语境回归式、体系重建式和比较对话式。其中语境回归是指回归到当时作者的无意识思维 结构,它比其他两种范式更合乎规范、更合理。在强调语境回归式时,他认为“回到马克思 ”和“马克思在当代”不是对立的,要把经典的马克思和现实的语境结合起来,注意不同的 语境下有不同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