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1)09-0052-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关系到马克 思主义哲学实质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实践唯物主义论者认为,“ 实践唯物主义”的称谓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实质,更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恰当称谓。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 通过分析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评析实践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以揭 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一、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没能提出正确的自 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实践。与一切旧哲学不同,马克 思主义哲学则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正是借助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得以建立 起来。 1.借助于科学实践观,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划清了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界限,实现了自然观的变革。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不理解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 因而认为人只能是被自然所决定、所制约的,人们只能直观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唯心主 义从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认为自然界是由人的精神、意识派生出来的,完全颠倒 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界固然是人们直观、认识的对象,更是人们改 造的对象,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够使自然界不断地发生有利于人类的变化;自然界和外部 环境又规定并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就是说,自然界规定和制约着人,人也不 断地改变着自然界,自然和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借助于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而辩证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确立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实 现了历史观的变革。在社会历史领域,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终殊途同归,都把精神因素 看作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领域全面走向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 的现实实践出发,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 是 人的产生和社会存在的原始条件和契机,也是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 最 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变 化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了社会历 史领域,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对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这 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 思 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2页)。这种历史观是辩证的,它既承认社会关系等物 质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强大改造作用。 3.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性的缺陷,也克服了唯心主义 认 识论独断论的弊端,建立起唯物的、辩证的能动反映论,完成了认识论的变革,使得对自然 界和人类社会的科学认识成为可能。旧唯物主义仅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 是实践的对象,同时又把认识的方法归结为单纯的直观,因此,难以揭示自然界、社会的内 在规律。唯心主义或者把自我意识,或者把绝对精神看作决定性的东西,而把物质性的因素 看作被决定的东西,把被决定的东西想当然地看作是可以认识的,因而这种认识是主观自生 的、独断的。由于不了解实践,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能解决好认识论问题。在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看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既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客观尺度、外在尺 度,也体现了主体的价值尺度、内在尺度,是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和中介。它不仅 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观现实性的品格。因而,千百万次的人类实践必将能够达到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认 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和驳斥不可知论的有 利武器。通过实践,人们能够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并在实践中不断向真理性的认识逼近。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而辩证的能动反映论得以建立起来。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 畴,它既是一个历史观范畴,也是一个认识论范畴,还是一个自然观范畴。以科学的实践观 为基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完全区别开来,并且彻底驳倒了不可 知论,从而在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等领域实现了变革,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 辩证的历史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得以建立起来。因此,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本体论的主要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观点之比较 实践唯物主义论者无疑是很重视实践作用的,其中,实践本体论者的理论主张更为鲜明。 他们反对“物质本体论”,提倡“实践本体论”,明确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提法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在一些主要理论观点上,实践本体论均表现出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差异。 在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本体论(又称自然本体论)。它认为,在自然界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在人类社会,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 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在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 唯 物主义哲学一样都坚持物质本体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但这种强调始终是有限度的,那就 是始终承认外部的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在它看来,无论实践对外部世界的 改造作用有多么大,它终究是一种属性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因而实践不能作为本体。实践 本体论者则反对物质本体论,认为实践本体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显著标志。他 们 认为,物质本体论是以往所有唯物主义都坚持的,是旧唯物主义的标志,具有明显的机械论 倾向,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而实践本体论则能够高扬实践和主体的作用,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最好贯彻,因而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为了使 实践本体论与人们公认的实践不是本体的观念相容,他们通过实体和属性、内容和形式具有 统一性的论证最终推出“属性也是实体”,“形式也是内容”,进而将实践上升为本体。这 种推论显然是错误的,其理论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显然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