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清海 吉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利天 吉林大学马列部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马克思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事物、现实和人本身,把包括哲学认识在内的一切意识 形式看做是历史的实践的结果,终结了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完成了对传统哲学 观的颠倒。但由于自然态度思维的诱惑、人的形而上学本能和革命实践对理论确定性的要求 等,人们常常对马克思的学说做形而上学的补写,把马克思颠倒了的哲学观又重新颠倒了回 来,造成了对马克思学说的种种误解。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转变,并未超出马克思的理论视 野,但为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转变,如所谓“分析革命”、“语言转向”、“生活世 界转向”、“解释学转向”以及“后现代转向”等等。这些“革命”或“转向”的突出标志 在 于: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种种新的哲学观。按照怀特在《分析的时代》和艾耶尔在《二 十世纪哲学》中的看法,20世纪西方哲学革命是从叛离黑格尔开始的,“拒斥形而上学”是 大多数哲学流派的共同倾向。然而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来看,当代西方哲学的所谓新哲 学观却少有新意。因为批判黑格尔、颠倒西方传统的哲学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起点,是马克思当年已基本完成的理论任务。这意味着20世纪西方哲学并未超出马克思的理 论视野,或者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马克思理论所表达和把握的时代。

      按照马克思本人的看法,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改变,包括哲学理论在内的精神生产 也必然发生改变。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或“精神经济”的时代,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界 限已日益模糊,愈来愈多的人们参与了哲学理论的生产和创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描述的 “在瞬息之间,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的 哲 学戏剧如今被推向新的高潮,哲学术语的花样翻新和过度诠释,已经使任何一个职业哲学家 都成了门外汉。哲学语言和哲学理论的丰产和繁荣必定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文献不能包容的精 神产品,因而说我们的时代是马克思理论所把握的时代,并不否定当代哲学在具体理 论观点方面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而只是说马克思的哲学观未被超越。另一方面,当 代哲学的过度纷乱或繁荣也势必造成某些遮蔽和遗忘,特别是真正突破西方两千年传统哲学 思维方式的马克思的哲学转变,更容易被人们误解或遗忘。因此,重新回顾和理解马克思的 哲学观既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当代哲学不能回避的 思想 任务。

      一、马克思对传统哲学观的颠倒

      经过20世纪西方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性质、思维方式和功能作用 等元哲学或哲学观问题更为清晰可见。简单地说,西方传统哲学是追求绝对真理的超验形而 上学,其思维方式是以意识的终极确定性为基础或目标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或理性主义,其功 能和作用是以最高真理和人类理性名义发挥思想规范和统治作用的意识形态。西方两千年的 传统哲学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流派繁多,哲学主题和思维方式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变, 但就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导线索说,上述概括大致揭示了它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在对传统哲学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中,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思 想根源和社会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脑力劳动的主 要形式是通过思维的抽象作用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随着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现实的一 切事物都可以抽象为纯粹逻辑的规定,现实的一切运动都可以抽象为纯粹逻辑的运动(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5~106页。);在 纯粹理性完全脱离了现实或感性确定性之后,逻辑、意识的确定性只能在纯粹理性自身之内 建立终极基础,“纯粹的、永恒的、无人性的理性”反倒成了一切现实存在的基础;哲学的 纯粹理性尽管是对事物和现实的最高抽象,但仍曲折地表达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和思想 ,因而哲学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按照马克思的这些分析,西方传统哲学虽然 有意识能动性的现实根源,但本质上是一种脱离现实而又统治现实的颠倒的世界观,意识形 态批判的任务就是把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再颠倒过来,以使人们正视真实的现实世界。马克思 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颠倒,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提出了一种新的哲 学观和新哲学思维方式,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时代。马克思所以能够做出划时代的理论贡献 ,关键在于他找到了理解现实世界的新视域,找到了突破传统哲学框架的新范畴、新语言和 新思维方式,这就是作为感性物质活动的“实践”。所以,我们在过去的一些文章中曾经把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归结为“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发现和创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理解现实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一是,“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 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二是,唯心主义从意识的能动方面、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 感性,但却“抽象地发展了”能动方面,它同样“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三是,马克思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三种对事物、 现实、感性的不同理解,就是三种理解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的哲学思 维 方式。

      在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背景下,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哲学思维方式 的对立。任何哲学都是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开始的,但什么是事物、现实?怎样理解 事物、现实?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这两个著名的命题已经把事 物、现实作了彻底的唯心主义理解。德国唯心主义更为自觉地把事物、现实理解为意识机能 的显现物,即从意识的能动方面理解事物、现实。就事物、现实、感性不是单纯的、机械的 被给予性而言,唯心主义有其片面的真理性,对人显现的事物、现实确实已经受到人类固有 的 意识机能和认识主体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但由于唯心主义不懂得感性活动、物质生产 实践是意识能动性的根本原因,因而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唯 物主义者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他们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 现实,其合理性在于肯定了事物的客观性、意识的被给予性,但由于同样不懂得感性活动和 实践的意义,只能做到对事物单纯的、静止的直观,所能达到的只是感性的确定性,而无法 理解人类认识和实践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特别是无法理解感性活动的人所 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奥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虽然对事物、现实的理解不同,其共同 点在于都要寻找对现实事物的终极的、绝对确定的理解,即都把事物、现实作为某种终极原 因的结果,或一切结果的终极原因,即都是还原论、本体化的思维方式,都是绝对一元主义 的思维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