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精神

作 者:
林剑 

作者简介:
林剑,1956年生,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1.谈到哲学的特点,人们很容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概括出若干个。而且不同的哲学学派都 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或特点。但哲学根本性特点是:必须渗透或贯彻着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 精神,这应是所有哲学都应具有的一个共同性特点。正如一个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一样,一种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哲学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哲 学品格。哲学无论被看成是一只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语),还是被看成“时代精神的 精华”(马克思语),都蕴涵着对哲学批判品格的肯认。把哲学作为一只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 时,它意味着哲学以反思维的方式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反观与总结,并从中寻求对历史规律的 解读,而对历史的反思即蕴涵着对历史的批判。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是时代 精神的总汇与罗列,它意味着扬弃,意味着升华,扬弃与升华的前提与基础即是批判。其实 ,不仅哲学需要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人类所有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都需要一种批判 意识与批判精神。所不同的是,哲学对批判精神的贯彻要求更强烈。

      二

      2.然而,何谓批判?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也许是多余的话题,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常 识性的问题。但对于时下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出这个话题,解读它的本质底蕴,不仅决非 多余,而且还显得有些沉重和困难。这种沉重与困难,既源于民族传统文化中批判意识的缺 乏,更由于一种特殊的原因导致人们对批判概念的误读或曲解。

      3.从历史文化传统上看,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自春秋以来,文化的延续与 发展在其基本格局上,虽然存在着儒、法、墨、道、释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并存,但占主导地 位的却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政治上的“法先王”;道德上的求“中庸” ;行为上的遵“古训”;治学上的重“诠释”。我们大体上可作这样的判断:在以儒家文化 为主导的文化氛围中生存与延续的中华民族,原本并不富有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一部《论 语》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千古圣经;“孔孟之道”独领风骚两千多年绵延不绝。“六 经注我”与“述而不作”的治学遗风不衰,便可作上述判断的例证与注释。诚然,在中华民 族历史上,也产生过像《红楼梦》那样的充满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出现过像鲁 迅那样的富有批判精神的勇猛斗士,但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毕竟属于鲜见 的特例。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跨度中,虽然也存在着发展与演进,但这种发展与演进 ,并不具有批判与涅槃的性质,而是表现为考据与“诠释”,具有百流同源的性质,即这 种 发展与演进不是以批判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继承与扩展的方式实现的。

      4.由于“特殊时代”的缘故,一股史无前例的“革命大批判”的烈火,使中华民族“有幸 ”地经受了一次“革命大批判”的“洗礼”。生活于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要么成为“ 革命大批判”的勇猛“斗士”,要么成为“革命大批判”的对象,这使他们大都在不同的境 遇中品尝到“革命大批判”的滋味。正是通过这种滋味的品尝,批判一词才得以走进普通中 国人的生活。

      5.在“那个时代”里,几乎没有哪一个汉语词汇比“批判”一词更为人们所熟悉,它的使 用频率之高,普及之广,堪称“史无前例”。即使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看,也可谓绝无仅有。 但对于“批判”一词的把握与理解,无论是对于曾经参加过“革命大批判”的人,还是在“ 革命大批判”运动中被当作批判的对象而被批的人,大都既不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悟读 ,更不是来自于理智的沉思与觉解,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他们曾经经过的感性直观。这 种感性直观通常易于使人们将批判与“无情斗争”、与“打倒”、与“挂黑牌、游大街” 甚至于“下跪”和坐土飞机联系起来。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批判概念的底色是政治性的, 批判不过是残酷斗争与无情打击的代名词。

      6.对一种畸形与扭曲的批判的感性直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误读和曲解,而这 种误读和曲解导致了人们对它的恐惧。随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结束与离我们的逐渐远去, 时下的中国,批判一词也几乎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即使在学术刊物上,它的踪迹也相当 难觅。批判差不多成为忌讳之词。人们不愿轻易在话语与文字中使用批判概念,既怕伤害别 人,也怕沾上“扣帽子,打棍子”的不光彩嫌疑。也不愿接受别人赠与自己的批判,直面别 人对自己使用批判一词时,要么为之愤怒,要么精神紧张,谈虎色变。人们可以接受批评的 概念,却拒绝批判的概念,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式,而批 判则是解决敌我矛盾的一种方式。批评可以适用于同志之间,批判则只能适用于敌我之间。

      三

      7.其实批评与批判,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二者的含义基本相同,并没有本质 性的区别。在汉语中,批评和批判都含有否定、分析之意。在英语中,批判与批评属于同一 个词,即Criticize,其基本含义也是分析和否定。任何批判虽然都蕴涵着一种否定,但这 种否定是以分析与考察为前提与基础的。在哲学中,批判的本真含义即是分析与考察。例如 , 康德在哲学史上被公认是一位批判哲学家,他的哲学通常被人们称作是批判哲学。他终其一 生写下了三大批判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是对纯粹思辨理性的一种考察,其目的是弄清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 限。“实践理性”的批判实际上考察的是那些规定道德行为目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 循的原则。康德的批判哲学,无论是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也好,还是对“实践理性”的批 判也好,批判的基本底蕴是考察分析。这种考察分析无疑包含着否定,但这种否定决非是打 倒或残酷打击的同义语,而是一种辩证的扬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