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

——以苏州与上海关系为例

作者简介:
刘荣增(1968-),男,河南南阳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E-mail:rzliu-537@263.net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崔功豪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冯德显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以大都市圈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础,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边的大城市苏州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1]。城市定位主要涉及3个层次,一是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社会经济地位的确定,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及空间区位关系等;二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其定位又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定位得以体现;三是城市发展特色的确定。长期以来,城市定位往往考虑自身因素较多,只注意产业定位而忽视区域定位,只注意静态优势定位而忽视动态竞争优势定位。目前,关于上海定位为国际大都市的论述[2-5]已经很多,但大多缘于传统的行政管辖体制的束缚,就上海市域论上海的发展,只是稍稍涉及政区以外的周边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体系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作为未来的国际大都市,离开了广大周边地区的支撑,尤其是包括苏州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的支持,上海的地位将无从谈起。而大都市周边的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历史基础、经济发展特征各异,其与大都市的联系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以上海重要支撑点之一的大城市苏州为例,从苏州与上海关系角度,探讨沪苏一体化进程中苏州市未来发展的定位,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大都市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城市定位的理论支撑

      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城市,其发展定位的理论支撑也各不相同,针对苏州市的地理区位和实际发展状况,我们认为21世纪初期其定位的理论支撑应重点考虑以下4种理论。

      1.1 都市圈理论

      都市圈是指一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近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双向流动的结果,健全的都市圈的运作是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为支撑,以跨地区的行政协调为保障。都市圈作为城镇群体在空间和经济社会关系上是有主次、依托和带动之分的。苏州自身是一个都市圈,但它又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市圈概念建立的根本意义是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而按经济与环境功能的整体需求与发展趋势构筑的相对完善的城镇群体空间单元。

      1.2 区位理论

      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其重点是通过对区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一定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范围进行,不同地域范围的经济活动不尽相同。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区位理论进行体系性的构建。他认为“一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情妥善发展的区位”[6]。这里合适的区位实际上是指一个能够带来效率和效能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运作空间[7]。区位构成及其作用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通过互相产生影响和叠加而产生的。区位与区位之间的“反射作用”使区位转变为区位间的相互关系,即区位体系。苏州市近年来充分利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依托开发区建设,大量吸引外资,形成了和上海一体化的全国最大外商投资区,反过来苏州又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力支撑。

      1.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论和相对优势论,后被大卫·李嘉图(D.Richard)继承和发展为比较优势论[8]。他们认为生产目的和优势理论是紧密结合的,要实现生产目的,就必须根据优势进行分工发展生产。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毗邻上海的苏州市,虽没有象上海那样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的地位,但其传统技术工业优势突出,劳动力、土地、水电等基础设施丰裕且廉价。据估算,苏州新区投资低于上海浦东开发区约20%。这种比较优势为苏州作为大都市的生产、研发基地的定位打下了基础。

      1.4 共生理论

      又称竞争协和论,城镇区域空间的不断扩展,竞争力和协和力是推动其演化的根本动力[9]。竞争力将空间导向与外界环境相抗争,而协和力则使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与共生。在纯自组织的过程中,这两种力在城镇空间扩展不同层次上的相互作用是有差异的:同一层次的城镇空间之间以竞争为主,不同等级的城镇空间之间协和力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要真正发挥协和规律的作用,则需明确的外界控制与规划干预。协和力在空间竞争的后期有可能使不同的空间类型走向集约化和一体化。荷兰兰斯塔德地区6个主要中心城市的协调性增长显示了很高的同步性,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镇混合体而是一个共生的群体,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空间演化的长期稳定性。上海与苏州关系经过长期演化正在步入同步性协调阶段。1998年二者实际利用外资数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

      以上4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苏州的城市定位,都市圈理论和共生理论要求苏州发展应充分考虑上海大都市的辐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区位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则从地理位置和投资成本角度决定着苏州在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尤其是上海都市圈中将要扮演的角色。

      2 城市定位的宏观背景和区域基础

      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邻上海(80km),西枕太湖,北依长江,南接浙江,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中心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手工业发达,加上大运河的漕运,苏州成为当时中国最繁荣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曾是其外港。鸦片战争后,上海的地位迅速崛起,苏州反而成为上海的腹地城市。20世纪50~70年代,由于苏州不是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缓慢,市区GNP 1952年到1958年,年均增长10%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年代,改革开放后,苏州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和与上海之间历史渊源关系以及地缘优势,主动接受上海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经济超常规的发展,该阶段全市GNP年均递增17.7%;90年代以来,苏州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依托开发区建设,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使苏州再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统计,1990~1998年,全市GNP年均递增37.4%。总结苏州地位抬升的原因,①发达的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原始积累;②文化的开放性、开拓性和实用性;③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抓住机遇,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④充分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因此,胡序威先生认为,从经济联系来看,苏州实际上已成为上海大都市区的一部分[10]。随着沪苏轻轨的建设、沪宁高速铁路的建成、上海在苏州的太仓设立后备水厂以及上海市民在苏州大量购置房地产,加上文化背景的近似性,苏州未来的发展与上海将更加密不可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