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P744.4 文献标识码:A 自从1810年Davy在实验室中首次合成氯气水合物后,科学家迄今已经对水合物进行了近两个世纪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两极地区和大陆边缘地区勘探石油和实施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ODP),发现上述地区的大部分地带均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同时,也发现地球气圈外的环境中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1-5]。至今已在各大洋和边缘海的大陆边缘及内陆湖泊中发现了32处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在两极地区发现8处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6-15]。 从地质条件看,全球各大洋的陆缘上,无论是活动边缘,还是被动边缘,或是转换边缘,都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大都满足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4个条件:一是沉积物中有足够的气体分子存在;二是有足够的水分子以形成水合物的腔洞;三是温度处于水合物的稳定区间内;四是压力处于水合物的稳定区间中。本文根据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并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 1 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16-18],为一菱形海盆,平均水深1000m以上。 南海北部陆架呈北东走向,海底自西北向东南缓倾,沿岸岛屿密布,珠江河口为深入内陆的三角型海湾。珠江口以东的陆架宽度大于200km;珠江口以西的陆架宽度小于200km。南海南部陆架宽度在300km以上。陆架地形复杂,等深线呈不规则弯曲,岛屿、浅滩和沟谷甚多。南海西部陆架沿中南半岛东岸呈条带状分布,宽40-70km。南海东部岛架狭窄,宽50-100km,坡度较大(图1)。
图1 南海地貌图 图中的圆黑点表示该处海底表层沉积的地震层速度大于2km·s[-1],预示该处地层中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黑粗线表示文中地震剖面的位置 Fig.1 The geomorpholog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北部陆坡的水深为200-3400m,陆隆区水深为3400-4200m。陆坡东窄西宽。陆坡大约以1100m水深为界,其上部地形较平缓,而陆坡下部地形特别陡峭,坡度为50×10[-3]。陆坡上分布着一系列海山、海丘和海谷。海山和海丘主要分布在东沙群岛东至东南部,山体为长条形。著名的海山有北坡海山、尖峰海山和笔架海山,相对高差在1000m以上。这里有东沙东海谷和珠江海谷。东沙东海谷全长315km,海谷上部切割深度大,有的地方深切至1200m,谷底坡度达162×10[-3];海谷下部切割深度为300m左右,谷底坡度达20×10[-3]。珠江海谷全长346km,海谷上部切割深度为440m,谷底坡度达16×10[-3]。中部切割深度为530m,谷底坡度达18×10[-3]。下部切割深度为770m,谷底坡度达19×10[-3]。 南海西部陆坡近南北向延伸,从北向南宽度变窄,坡度变陡。北部宽度超过486km,而南部约200km。从总体看,本区水深小于1500-2000m的海地区海底地形平缓,而水深大于1500-2000m的海区为一北东向沿伸的陡坡带,群峰突起,沟谷相间,地形极为复杂。这里分布着西沙海底高原和西沙群岛、中沙海底高原和中沙群岛、西沙海槽和中沙海槽,以及北东向的海山和海谷带。西沙海底高原水深在900-1100m,呈东西向分布,长170km。西沙群岛除高尖石岛外,其余是由30余座珊瑚礁构成的低矮的礁岛和暗礁。中沙海底高原北东向长约120km。水深大于200m处为高原斜坡,坡度为35×10[-3]-105×10[-3],其东南坡度达1235×10[-3],中沙群岛是分布于中沙海底高原上的一群沙洲、浅滩和暗礁,大都位于水下20m处。西沙海槽为一东西向的弓形海槽,长约420km。槽底自西向东缓倾,平均坡度3×10[-3]。槽底比周围海底低400-700m,中沙海槽呈北东向展布,长约300km。槽底带10-80km,低于周围海底400-500m。海槽地形复杂,底部自中部向西北和西南倾斜。 南海南部陆坡宽度达400km。海底切割强烈,地形崎岖不平。这里分布着南沙海底高原和南沙群岛、南沙海槽和多条裂谷。南沙海底高原水深为1400-2000m,与深海平原相对高差达2300m。高原海底地形复杂,切割强烈,礁滩密布,沟谷纵横。南沙群岛位于南沙海底高原上,由众多岛屿、沙洲、暗滩、暗礁和暗沙组成。南沙海槽位于南沙海底高原和巴拉望岛之间,为北东向海槽,长500km,宽70km。槽底水深2800-2900m,低于周围海底800-1000m。海槽两边坡度较陡,槽底平坦,发育有小型海丘和海洼,海洼水深大于3000m,低于槽底300余米。南海南部海底沟谷甚多,海谷一般低于高原300-500m,大多分布于群岛和群礁之间。 南海东部岛坡地形狭窄而陡峭,最大宽度不超过150km,平均坡度30×10[-3]。在吕宋海槽和马尼拉海沟之间,岛坡坡度达109×10[-3]-164×10[-3];南部沙巴一带坡度27×10[-3]。东部岛坡上发育有北吕宋海槽和西吕宋海槽,以及海山和海丘。北吕宋海槽呈南北走向,长240km。槽底水深2900-3400m,平均坡度2×10[-3],比周围海底深约500m。西吕宋海槽近南北走向,长约210km,槽底低于周围海底400-600m,南宽北窄。北部槽底水深2400-2500m,宽30km;南部水深2400-2600m,槽底宽阔,槽坡陡峭,地形复杂。自台湾南端至吕宋岛,发育两列南北连绵的海山,或称海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