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

——湄公河整体水分配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丽晖(1968—),女,湖南省益阳市人,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省资源合理利用和国际河流整体开发和管理,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级和国家级项目10多项,发表有关论文20多篇。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系,中国江苏 南京 210093; 何大明,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中国云南 昆明 650223

原文出处:
经济地理

内容提要:

国际河流水争端是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以及各流域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实现公平合理的水分配是解决此类争端的关键。尽管有一些国际水法制定了公平合理利用和无损害等总原则,但是,由于每条国际河流的自然条件及各流域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差异,水分配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而且在实施中不能强迫各流域国执行。实现公平合理水分配较好的方式是打破国家界线,兼顾各流域国利益,进行全流域整体水分配。中国虽然作为一个国际河流分布广泛的国家,以往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及其需求特征的分析,总结该流域整体水分配的优势,对1995年《湄公河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有关水利用问题条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整体水分配的原则、指标依据和整体思路。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P966;S2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1)01—0028—05

      1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及其需求特征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自北而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被誉为“东方的多瑙河”。因为跨越纬度25°,流域内河川径流补给类型齐全,在昌都以上为青藏高原区,以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昌都至功果桥,为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属雨水和地下水混合补给类型,兼有少量冰雪融水补给;功果桥至桔井,为亚热带、热带气候,雨水补给为主;在万象平原、湄公河低地,地下水对河川径流的补给调节功能突出。总体上水资源及其需求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总水量丰富,对径流控制弱

      流域内大部分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年平均径流总量4,750亿m[3],排名世界第8位,年均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则排名第三[1]。从总体上说,它的水资源是足够的,不必从流域外调水, 就可以满足流域内水需要。

      目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程度较低,处于对河流控制极弱的状态,有关水利用的项目还主要集中于支流,干流控制项目极少,而且长期停留在规划阶段,上游澜沧江干流也只有漫湾电站完工,进入运行阶段。因此,全流域存在雨季的洪涝与干季的严重缺水问题,需要通过调蓄来控制河流的径流,兴利避害。

      1.2 水量消耗主要是灌溉用水,集中于下游各流域国之间

      正如世界上其它地区一样,农业灌溉用水是流域内最大消耗。泰国和越南为世界最大稻米产出国之一,湄公河流域内约有1,350万ha 可耕地,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占63%,灌溉用水占总消耗量的85%以上(见图1)。 有大量的耕地没有满足灌溉需求,水消耗有增长的潜在趋势。如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由于水源缺乏,灌溉面积仅占可耕地面积的6 %。

      

      图1 各流域国用水构成

      Fig.1 structure of the water use in riparian countries

      上湄公河流域内,在中国和缅甸部分以山地为主,耕地相对稀少,尤其水田很少,流域内云南部分仅有耕地54.69万ha,其中39 %为水田,各种水控制工程总控制水量15.67亿m[3](不包括干流电站), 仅占流域产水量的3.05%[2]。因此, 其水利用总体上以水电和航运利用为主,属水量非消耗型。老挝万象以下,除发电外,则主要用水目标为生活、城市、农业灌溉、航运、工业、阻止海水入侵,以水量消耗型使用为主。其中,泰国东北部、越南和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因其耕地连片,人口稠密,是全流域最大耗水区,尤其是枯季。三角洲的越南部分约有390万ha农业和水产用地,每年4—5月, 来自上游的枯季径流约2,000m[3]/s,而防止海水入侵要用去约1,500m[3]/s, 剩余的约500m[ 3]/s,仅能灌溉约50万ha耕地,枯季灌溉还需要1,000—1,500m[3]/s。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可耕地为850万ha,几乎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一半,但由于水源缺乏,灌溉面积仅50万ha,需从下湄公河干流中抽取400—500m[3]/s满足灌溉要求。因此, 水量矛盾主要集中于湄公河下游国之间。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泰国政府设计了Khong-Chi-Mun 流域间分水方案,为此与老、柬、越产生长时间的意见分歧。同时,老挝具有约500万ha的潜在可开垦土地面积,目前耕种面积有8万ha,仅占可耕地面积的16%。老挝也要求建设蓄水工程和大的泵站,进行提水灌溉。因此,加强了湄公河下游各国的水量矛盾。

      1.3 径流时空分布差异大

      由于跨纬度大,流域内分布有多个暴雨中心,清盛站因接纳了东岸的大量支流,最大径流量剧增,比允景洪增加83%。该特征说明湄公河的径流变化主要决定于老挝境内的降水情况,尤其是入海径流量主要来自于下湄公河流域。受径流补给因素影响,整个流域都呈明显的干、湿季周期年内变化特征,年内70%的水量集中分布在夏季,愈至下游,年径流分布越集中(见图2),最高水位出现时间越晚。 降水的区域分布总体特征是下游丰于上游,东岸丰于西岸。流域国的径流贡献大小排序为老挝、泰国、中国、柬埔寨、越南、缅甸,上游部分径流贡献率占全流域的近一半(见表1);由于其多个暴雨中心,以及狭长地形, 流域内的耕地、城镇、经济中心、洪水、干旱和有关水需求与水环境灾害等问题不可能在全流域集中分布、同时发生,利于流域内调节。

      表1 流域各国所占面积及产水量

      Tab.1 the area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flow of theriparian countries

      流域各国所占面积

      产水量

      万km[2]% m[3]/s %

       中国16.5 21 2,410 16

       缅甸 2.4 3300

      2

       老挝20.2 25 5,270 35

       泰国18.4 23 2,560 18

      柬埔寨

      15.5 20 2,860 18

       越南 6.5 8 1,660 11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

      1.4 中国境内的径流变化对老挝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中国澜沧江的径流贡献率仅为16%(见表1), 但其对其下游的万象以上的干流径流影响极大。以1966年特大洪水为例,允景洪的最大洪峰流量为清盛站的54.5%,澜沧江出境径流的变化对下湄公河上游琅勃拉邦站的50.8%,万象站的49.2%;就平均年径流量(R )和平均流量(Q)而言, 澜沧江出境径流的变化对下湄公河上游地区的影响也很大(见表2)。

      表2 允景洪径流对下游的影响

      Tab.2 effects of the Yunjinhong on the lower Mekong

      

       允景洪测站值占下游测站值的比例/%

       清盛琅勃拉邦万象 他曲

      年径流量(R)

      66.6 47.2 39.324.2

      年平均流量(Q)

      69

      4941 2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