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文化在海南的地域扩散与整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竑(1968—),男,讲师。1996年获兰州大学地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文化地理学与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E—mail:eeszhh@zsu.edu.cn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司徒尚纪,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在界定海南文化是一种开疆文化的基础上,对其地域扩散与整合进行了研究。指出,开疆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扩散有别于大陆文化传播中占主流的沿江河、沿平原扩散的模式,而呈现出以移民和传染方式为主,先西后东,先北后南按海拔从沿海向腹部五指山,从低到高渐次推延的文化传播特点。此外,海南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各种形式的开疆文化在海南地域上的一种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即是在黎族文化本底的基础上,经历史时期汉、苗、回等民族文化,以及近代华侨文化、农垦文化等多种文化长期影响,并经相互碰撞、彼此融合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后,在海南这一地域环境下整合生成的一种海岛文化。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75—5444(2001)01—0099—08

      1 引言

      陈传康先生曾将所有开发、开拓边疆的文化界定为开疆文化[1]。随后,司徒尚纪在专著《广东文化地理》中对此做了进一步诠释,指出:“以开发落后地区为目的、在边疆地区传播的汉文化称之为开疆文化”,并特别强调了开疆文化的发展性和阶段性[2]。海南岛由于经济、 社会、文化落后,故为历代王朝开发、拓展的地区之一。海南文化是在黎族文化本底的基础上,由汉、苗、壮、回等民族文化,以及近代华侨文化、农垦文化、西方文化等多种文化的长期相互碰撞、彼此融合,在海南这一特定环境下生成的,是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海岛型文化。本文所述海南文化就是一种开疆文化。它包括了使海南岛从落后的、不发达的境况下向较发达的、先进的阶段转变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3个文化层次中的各种要素。

      开疆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扩散因类型和特点的不同,以及传入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有别,形成了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和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研究海南开疆文化的地域扩散与整合,不仅有助于加强对海南文化形成历史进程的研究和理解,指导制订海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方略,而且也是对文化地理学学科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2 开疆文化在海南的传播扩散特点

      海南岛,远有粤北五岭阻隔,近有琼州海峡割裂,中原汉文化的传播倍受阻隔。即便是广东大陆主流文化的影响扩散,也要克服重重困难才可传到本岛。所以它接收的常是屡受中介地过滤和影响的文化[3]。 此外,一旦某种文化要素渡海而至,在岛内的传播也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之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海南岛没有纵贯南北或西东的大江大河,地形如倒扣的锅状,即中部偏南为山地,其下是丘陵,最外围是沿海台地平原带[4]。 这样的圈层地形,加上西干东湿的气候特点,使大陆文化传播中占主流的沿江河、平原传染扩散的模式在本岛难以发挥作用。从发展历程看,本岛文化传播主要是按海拔从低到高,从沿海向腹部渐次推延的。当然在历史早期,大陆文化首先是在邻近大陆的岛北部及西北部,现海口、儋州一带登陆并站稳脚跟,其后再往岛东部、东南和西南发展,形成早期环岛传播格局(图1)。值得指出的是,早期移民在沿海开发定居后, 随人口增加等原因向中部地区深入时,各支系或部落也分别是沿着岛上放射状河流谷地分批挺进的,并相继建立聚落作为后期开发基地[5]。 如宋大观元年(1107年)在今东方县昌化江流域曾设置镇州,虽然后因“出差货物不多,中间并无人旅往返”(注:《宋会要辑稿》,方域七, 189册。)而废,但足以反映开疆文化在岛内溯江传播的特点。这可能也是早期海南先民在“东西南北之路不通,州县不立”(注:《定安县志》卷九,黎岐志,黎议。)的条件下,选择最便利的江河作为传播通道之必然结果。秦汉以降,特别是唐代汉族人口的增加,以往汉在北、黎在南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6],形成汉在外、 黎在内的民族文化分布格局,给日后本岛文化从外向内的传播扩散奠定了基础。

      

      图1 海南岛历代开发示意图

      Fig.1 Map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in history

      地形特点固然是影响开疆文化在岛上传播的重要因素,但海南人口除了黎族、以及少数随军来自广西的苗族,因避难或经商来自大陆和海外的回族之外,主要来自闽潮福佬系居民,故移民作为文化载体,是开疆文化在海南传播的最主要方式。据诸史统计,来自大陆的移民,唐以前为2万人,宋代为10万人,元代为17万人,明代为47万人,清代为217万人[ 7]。至1980年前后,建国后因农垦进入海南的大陆移民也有上百万[5]。他们随后将原地文化,主要是汉文化传播到岛上。 宋赵汝适《诸蕃志》载:“闽商值风飘荡,资货陷没,多入黎地。”海南沿海有很多地名,带有鲜明闽地名特点,大量族谱也记载闽人迁入海南的历史[ 6]。故海南流行的“海南话”被归入闽南语系统。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琼州府条说,崖州沿东一百里,习尚多与迈人同,唯语言是客语,略与潮州话相似。此客语即闽南语,而不是客家方言。又海南沿海多作为福佬人航海保护神的天妃庙,为福佬文化传入海南的例证。但在历史早期,中原汉人主要移居到气候较干爽,容易通过的北部和西北部,所以那里最早为中原汉文化占据。宋代以后,闽潮人入居最多,岛东部及北部多港湾,潮湿气候也容易为他们所适应,福佬文化率而传播到这一带,后又扩散到南部及五指山边缘。可见,移民是开疆文化在海南的主要传播者。

      黎族有其固有民族文化,唐宋时代黎族基本就退入五指山区,岛外移民在沿海立足以后,随着土地开发的深入及经商、军事活动等原因,逐渐向内地转移,形成对黎族的包围。虽汉文化先进、势力强劲,从各个层面影响黎族文化,但某些黎族文化也为汉文化认同或接受,结果形成汉黎混合型文化。这种传染式文化扩散,也是开疆文化在海南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五指山边缘分布的熟黎区即是它传播的典型区域。如宋代吉阳军(今岛南部)熟黎“半能汉语”,“供赋役”(注: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即为汉文化占用黎区的表现。反之,也有一些汉人或逃税、或经商失败、或为开发土地,深入黎区。因相对人数少,势力弱,而接受黎族文化。如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有一批琼州沿海居民因逃盐税,“自此居民逃移,深入黎峒,结为聚落”(注:《宋会要辑稿·食货》。)。明清时期,这类汉人加入“熟黎”之例更多,实际上也是黎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至明代岛上入居苗族,也将刀耕火种、饮食、服饰等苗族文化传至海南。宋以来迁居岛南部、北部的回族,也将伊斯兰文化传入,使海南文化更加多元性。当然,在总体上,还是以汉文化同化黎族文化,即以移民方式传播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