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化问题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那日(1942—),女,蒙古族,辽宁省凌源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严文(1976—),男,四川巴中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人类劳动参与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促使自然资源再生与积累的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是自然资源产业的独立地位长期得不到承认和重视。这既制约了自然资源生产—利用—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又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1)01—0048—07

      一、自然资源产业化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作了如下定义:“在一定空间、地点的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把自然资源解释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在我国的《辞海》中,将自然资源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尽管以上对自然资源的诠释各异,但可以大体综合为:自然资源是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球环境各圈层的关系,在资源地理学中常将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和气候资源(大气圈)五大类。随着海洋地位的日益突出,海洋资源已开始作为第六类资源进入资源科学研究领域。

      (二)自然资源产业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口较少、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自然资源依靠自然再生过程就可以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不着强调自然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但时至今日,人口激增、经济迅猛发展,使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和损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大量需求,强调并加强自然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将自然资源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就成为一种必然。

      自然资源产业化(或零产业化),就是通过社会劳动投入,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值和积累等社会再生产活动。自然资源产业的任务,就是“生产”高质量的资源,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吃自然资源的“股息”,即依靠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为生,而不是靠吃自然资源的“老本”过活,以达到对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自然资源零产业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再生产和再积累部门,具体可分为如下类型:(1 )矿产资源产业:依靠人类劳动投入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异地更新”的产业,如地质勘探业;(2 )土地资源产业:通过人类劳动专门从事耕地地力恢复、土壤改良、土地资源的保护等活动的产业;(3)森林资源产业:指从事育种、育苗、营林、 防治病虫害及预防森林火灾等活动的产业;(4)草地资源产业:指育种、育草、 营草,防治草地退化、沙化和病虫害活动的产业;(5 )水资源产业:指专门从事水资源勘探、净化、保护等的产业;(6 )海洋资源产业:指专门从事海洋资源勘查、保护、增殖等活动的产业。它不包括开发利用部门,即不包括矿产的采掘业、森林的采伐业、供水和自来水业、畜牧业、种植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在我国,自然资源产业还没有被赋予独立的产业地位,与其后续产业混在一起,产业分工不明确。作为矿产资源产业的地质普查勘探业放在第二产业中,土地资源产业、森林资源产业、水资源产业、海洋资源产业属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自然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础产业,是需要超前发展的,但实际上却长期滞后于其他社会生产部门。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自然资源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化是摆脱我国自然资源供需紧张状况的重要出路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大国,但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穷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耕地人均拥有量1.3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淡水人均拥有量2800立方米,也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森林蓄积量人均拥有9.6立方米,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10;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我国实际自然资源状况极其严峻:水资源总量不足,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供水紧张,全国70%以上的城市平均日缺水量1500多万吨;能源缺口5亿吨标准煤; 铁矿缺口6000万吨;铜近一半需要进口;木材缺口1亿立方米。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每年不得不用十分紧缺的外汇进口一些自然资源的初级产品。例如,因受森林可采资源的制约,我国近几年,每年要进口50亿美元以上的木材及林产品。因此,已有众多的经济专家指出:“21世纪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将是自然资源”[1]。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西部的矿产、能源及水能占有绝对优势。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21世纪初和中叶,西部作为我国主要矿产、能源及电力的供给基地之一必将成为定局,西部地区资源生产和供给的数量及质量,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要摆脱我国资源紧缺的状况,必须重视西部地区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社会再生产活动。但是,尽管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极其严峻,资源赤字远比财政赤字严重得多,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西部地区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如据青海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平均每开采1两黄金,就要损失5两左右。从1982~1989年,由于滥采乱挖黄金资源,损失已达200多万两,相当于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经济损失的8倍。云南兰坪铅锌矿探明储量为1400万吨,属世界罕见大矿,但近几年来每天上万人上山抢挖高品位的矿石,到目前为止,约开采矿石33万吨,损耗矿产储量500多万吨,采矿回收率不到7%,绝大部分资源被破坏浪费了。另一方面,忽视对自然资源的社会再生产活动,重资源的开发利用,轻资源的保护生产,长期吃自然资源的“老本”,造成西部地区资源存量锐减,资源“赤字”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