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1/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1)01—0117—07
一、地理学与人地系统研究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古代的地理学仅仅是人们关于周围环境的零散知识,并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地理学则更多地附属于历史学,成为历史学的附庸,一直到清代的《四库全书》分类,仍按照史部地理类的分法,将地理列在历史名下。
地理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仅仅是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的事情。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扩大,地理学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长为一门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科学。近代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科学,对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逐渐明确,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地理学流派中,对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不同的偏向和侧重,但是整个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始终不离地球表层,不离人与地理环境这一主题,对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成为地理学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也正是由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特点,地理学本身成为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地理学研究的范围,较之近代地理学的阶段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在研究手段方面,也已由早期的静态描述,发展到现代以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动态分析和定量化研究。部门地理学空前发展,有关地理要素的空间分析和微观机理的研究工作成就瞩目,一些部门地理学内部已逐渐形成并建立起对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体系,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地理学“数量革命”,则反映了地理学内部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索地理要素空间作用规律的趋势。
在部门地理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早期的统一地理学逐渐分化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领域,在二元论思想指导下,两大领域各自独立发展,互不相关,这种自然与人文研究工作相互分离的现象,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基于制约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和制约人类活动的社会规律截然不同的看法,将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彻底地割裂开,又由于经济决定论的盛行,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被作为“伪科学”而摈弃,人文地理学中惟有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这种二元论思想也强烈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70年代末,中国地理学研究一直表现出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各自独立发展的特点。
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膨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极大威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个地理学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重新在新的形势下以更尖锐的方式提了出来。如何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急迫而现实的问题已经摆在所有地理学工作者面前,这也就要求地理学工作者要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以统一地理学的思想去研究当前面对的人地系统。由于地理学要研究的是一个复杂的地表开放巨系统,除了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之外,又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系统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研究工作的难度非常大,任何一个单独的部门地理学都难以独立完成。这就需要有新的统一地理学的思想指导,组织高层次的系统综合研究。[1](P61—70)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重新统一,地理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及地理学与其它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是客观形势的要求,也是当今科学发展的主要潮流。“地球表层与人地系统的调控研究”已被列为中国地球科学今后必须加强的重大基础性课题之一(注:中科院地学部编地学发展若干问题及对策:第三部分第十六项,1990年。),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是地理学面临的急迫任务,也是中国地理学近期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历史地理学与人地系统的演变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既要涉及人地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地域差异,也要涉及人地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人地系统的研究工作中,空间与时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只是最近一段很短时间内的地理现象,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对地理现象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及作用规律的阐释,由于所研究的时段基本上是瞬时的,地理现象时间上的变化往往被忽略了。但是人地系统合理调控的实现,既要求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又需要对人地系统演变的时间过程有深人的了解,如此才能预测人地系统的发展、建立合理的现代人地系统。然而,当今的中国地理学研究工作中恰恰表现了这方面的薄弱性,即关于地理空间特征在时间上变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不发达。
重视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分析,轻视地理现象在时间上的演变,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德国区域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赫特纳(AlfredHettner)。 他认为地理学是对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进行区域分析的科学,而研究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则是历史学。并认为对地理现象进行时间过程研究的历史地理学,“与其说它是地理学的一部分,不如说是和地理学相邻的科学。……应该说它只能是一门关于历史的地理学”[2](P170—171)。按照他的理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历史学服务,是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背景知识和解说的,而地理学的研究必须局限在相当狭窄的时间范围之内。这种思想在哈特向(RichardHartshore)的《地理学的性质》(The Nature of Geography)一书中表现得更加充分。他认为,历史学是研究时间的科学,地理学是研究空间的科学,时间研究与空间研究不可能相容[4]。
40年代至50年代,西方地理学界曾经对所谓地理学的空间与时间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许多学者发表文章,批评在地理学研究中轻视时间过程研究的观点。其中重视对地理现象进行时间过程研究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是英国的达比(H.C.Darby)和美国的索尔(C.O.Sauer)。正是由于他们各自出色的实际工作和系统的理论阐述,才促使哈特向本人对自己的理论作了修正,肯定了研究地理要素在时间上变化过程的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性。[3](P82—108)
50年代初,达比发表了《地理与历史的关系》一文[4], 详细论证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地理学中时间过程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历史地理学的材料是历史的,而研究的方法是地理的,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就是重建过去的地理。正像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是现代时段的地理一样,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地理”。他还认为,研究地理景观必须要有发生学的思想:首先,现代的地理景观仅仅是在现在很薄的一个时间层内,而且也正在变成历史的地理;其次,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类的改造。如果地理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现代的地理景观,那么就不能单凭现在看到的那些东西,而必须追溯到过去的地理景观。历史地理学工作者可以采用横剖面(crosssection )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横剖面的复原(reconstruction),来恢复某一地区地理景观的变化过程,从而为现代地理景观的特点做出发生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