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占仓(1958—),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52

原文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0)04—0001—0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 年,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OECD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早在里根任总统时就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战略,在于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基本上已经在技术创新方面走过了20年的路。所以,技术创新在国外并不是新名词。

      1.2 技术创新与买方市场的关系

      在我们这样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为什么竟然对技术创新感到陌生呢?因为,我国近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人民长期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是短缺经济。过去,什么产品都不足。建国后,虽然我们的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直到90年代中期之前短缺经济仍然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在长期的短缺经济困扰下,不管什么产品只要能生产出来,满足数量的需求就非常不容易了,确实无暇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即便是有所创新,也是长期把注意力放在数量增长上,而无力更多地顾及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把我们本来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搞得反而在技术创新方面大大落后。甚至在翻译“创新”一词时也将其翻译为“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全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历史性地出现了买方市场。各种产品,尤其是各种普通性产品迅速出现初步过剩局面,企业界普遍感到钱不好赚,开拓市场越来越困难。再加上1997年7 月份以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高位产品出口严重受阻,不得不把其一部分市场转向国内,进一步加剧了全国普通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过剩。国家也在短短几年期间,从过去长期“促生产”迅速转向“促消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太大,几乎是全民族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更缺乏物质和技术的准备。然而,准备好也罢,没有准备好也罢,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买方市场出现了,企业竞争就变成发展的关键。

      那么,企业竞争靠什么?仔细看看国外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国外发展的经验都明确无误地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唯一选择,是高水平经济发展的真正主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3]。 中共中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在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面对新的形势,不失时机地做出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决定,以期能够有效地引导我们国家的各级各类企业尽快调整发展方向,适应变化了的宏观环境。

      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应该说,中央文件发布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之后,全国及各省、市、区都在迅速行动。技术创新从大家不熟悉到迅速引起全民族的重视,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新的飞跃即将到来。尽管,全国技术创新从重视开始,到整体氛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一段时间不会太长,并且一旦技术创新的整体氛围形成,我们善以聪明灵活著称的中华民族必将迎来全面进步的新飞跃!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地理学怎么办?如果固守原有的摊摊不动,或者没有大的跨越性的发展,必将被迅速发展的历史所淘汰。因此,宏观环境给我们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经济地理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跨入创新发展之路。

      2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与问题

      2.1 主要业绩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收获之一是全民族思想的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伴随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经济地理学也一改过去多少年受原苏联生产力布局思想的单一影响,开始接受欧美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科学、信息技术等先进学术成果,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造和提高,使中国经济地理学学术思想迅速活跃起来。加上中国经济地理学擅长进行实践应用的传统优势,促使经济地理学研究与应用取得大量举世属目的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