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是我国沿海居民对侵扰海疆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团伙的称呼。在明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海防薄弱,倭寇的骚扰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当时威胁海域安宁的最主要的一股不安定势力。舟山群岛悬居大海,是倭患的主要受害地区之一。地名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常常铭刻了动荡岁月的痕迹。 一、防倭是明初“海禁”的直接原因 舟山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海域,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和渔场。“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唐代首先设立了翁山县,北宋设立昌国县,至元代升为昌国州,以水产品纳税,年纳鱼鳔(注:指
鱼和毛常鱼鳔,为滋补上品。)80斤。然而,至明代,先是降州为县,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又颂“禁海令”,徒3万舟山居民入大陆,禁止渔民下海捕鱼。次年,废昌国县。 对于造成明初“海禁”和“废县”的原因,地方史志是这样记载的:“悬居海岛,易生寇盗(注:明天启《舟山志》,1626年纂。)”。但仔细分析起来,可以发现这里的“寇盗”主要是指“寇”,即倭寇,原因有二: 1.倭寇对舟山群岛及浙东沿海的骚扰,自明初即形成。对于这个时期的倭寇侵扰情况,虽然史志记载不多,但明嘉靖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在《舟山论》中却清楚地指出:“信国公汤和经略海上,区划周密,独于舟山似有未妥者。盖洪武间,倭犯中界,犯玉环,犯小
寨,皆渐东海滨,信国公所亲见也……若定海(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之前的“定海县”,指现宁波市镇海区。)之舟山乃倭寇贡道之所必由。”胡宗宪与汤和系同朝代的人,此番叙述当为可信。 2.宋元时,官方对舟山群岛的战略地位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在北宋熙宁之年(1073)重建县治时,取“昌国”为县名可以看出:“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注:见宋宝庆《昌国县志·叙县》(1227年),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叙州》(1298年)。)”。对于这样一个“海道险要(注:见元大德《昌国州图志》(1298年)。)”之地和已经略了数百年的县治,普通的盗寇骚乱是难以使朝廷轻易放弃的。从当时形势来看,兰秀山的叶希戴、王子贤反朝廷武装已于洪武二年(1369)被平定,其他盗寇势单力薄,也难与朝廷的官兵抗衡。依胡宗宪的看法,舟山是倭寇入侵浙闽沿海的跳板:“寇至浙洋,未有不念此为巢者……”。因此,“海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倭寇利用群岛的丰足物产获取补给。 二、“舟山”和“定海”地名产生于“海禁”与“展复” “舟山”和“定海”是现今舟山市覆盖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多的两个地名,这两个地名均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于防倭目的的“海禁”。根据地方史志的记载,舟山群岛的主岛——舟山岛及群岛本身,在宋元时代还没有产生特有的称谓,均以“昌国县(州)”名称来涵盖。至明洪武“禁海”之后,“昌国”地名随政区的消失而逐渐隐退,从而孕育了一个新的地名——舟山。对此,《舟山市志》载:“此后,史书始称昌国为舟山”。 “舟山”之名,本是县治前的一座小山的名称而已。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这样记载:“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海禁”之后,舟山群岛荒夷一片,仅存有547户居民,因乡贤王国祚的请免,才获准留守舟山岛。由于这些留守岛民主要聚居在旧县治所在地附近,聚落前的泊舟之山名称,也就逐渐演变成了舟山岛上小城的名称,继而随后来“海禁”的松驰,居住地的扩展,很快发展成为对整个舟山岛乃至舟山群岛的称呼。至嘉靖年间胡宗宪撰《舟山论》时,“舟山”地名的外延已基本上同于现在了。 清初,清廷因受明代备倭政策的影响,再次颁“迁海令”。不久,地方官吏们就认识到了“舟山是宁郡藩蓠,亟宜展复(注:见清康熙《定海县志》(1751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颁“展海令”。出于对倭患的余悸,为更好地守住这方曾动荡不安的“皇土”,二十六年(1687),康熙皇帝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注:指今舟山岛。)”,取海波永定之义,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额。次年,建定海县,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从此,群岛名称开始与政区名称分离。 三、岛礁名称的变迁 元代,昌国州有居民4.4万人,至明初“海禁”之后,除舟山岛外,其余各岛都开始荒芜。后因“海禁”渐松,在大陆上难以为计的部分岛民后裔及沿海各地的贫苦农民,又逐渐迁往群岛各地。然而,长期的废弃历史已使得许多岛屿名称不再流传,新定居的人们根据他们自己的认识程度,又赋于他们的家园以新的名称。这些岛名的变异,因为重新开发时间的差异及对原有地名保存途径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变迁方式:有的保留了读音,但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如,岝客山变为摘箬山,东藿山变为东福山;然,大部分新旧地名的读音和含义都有明显的差异,作为舟山群岛第三大岛屿的六横岛的地名演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据考证,六横岛在宋元地方志中称为“黄公山”。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黄公山,在海之南……或云晋时隐者黄公,善神术,制白虎,毙此山,故名”。至明嘉靖间,“黄公山”地名在当地失传了,取代它的是“六横山”,以岛上有六条山岭逶迤横贯状如蛇而得名,“横”为当地对蛇的称呼。对于这个现象,《普陀地名志》这样记载:“黄公山更替为六横岛,约在元末明初,最大可能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迁悬海居民入大陆,黄公山名称随之失传”。其它如嵊泗县的主岛泗礁山,风景旅游胜地朱家尖岛等,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地名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