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北方水荒应当运用辩证思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欧阳志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科技导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北方水荒加剧的原因分析

      我国北方受季风影响,在历史上就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长期饱受缺水之苦,近年来,水荒更陡然加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黄河利用不当 由于上游生态破坏,黄河源头水逐渐减少。黄河上游扬黄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随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开发强度的提高逐年上升,即使是不直接从黄河取水的地区,也会因抽取地下水而加大黄河的渗漏。90年代后期西部扶贫攻坚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启动,更使上游用水猛增。中下游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也都与水的消耗紧密相关。当然,这其中必然有部分水是由于水土保持条件的改善而被蓄积起来的,但多数为生产消耗。50年代,全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为2104万亩,到90年代中其即达7306万亩。上游灌区面积占全流域的27%,但耗水量却占到灌溉用水总量的44%。黄河水量的陡减,促使沿岸各地大建水库,争先囤水。水库囤水一方面直接减少了河水的流量,另一方面加大了水的蒸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短缺,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北方主要的供水水源就发生了严重危机。

      2.用水普遍浪费 北方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多采取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利用率只有25%左右,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造成农田的次生盐碱化。城市用水目前约占30%左右,但这个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工业和城市发展规划中,并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力度,同时,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黄河流域只有20~30%)。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化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很快,水的消耗量也必然急剧上升,但国家出于对亏损企业和城市低收入阶层利益的考虑,不能大幅度提高水价。水的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地方甚至十分恶劣。在不少机关、高校的卫生间里昼夜水流如注;就是在实行经济核算的单位,由于水价低廉,人们对水的使用也不在意。据统计,管网泄漏率占总供水量的10%。城市中绿地浇灌和汽车清洗也造成大量浪费。

      3.水源严重污染 水污染对有限的水资源构成严重破坏。北方地区和南方一样,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处理率很低,但由于北方地表径流水量较小,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和自净能力差,所以北方水体污染大于南方。辽河、海河、淮河水系的污染位居全国前列,著名的华北明珠——北洋淀,在1998的治理初见成效之后,很快又出现了污染反弹,致使供水、养殖、旅游受到严重危害。黄河上中游工业排污日益加重,致使黄河水质不断下降。现在,城镇周边几无净水可见。由于地表水缺乏或污染,只能大量抽取地下水支撑生产和生活,地下水大量抽取的结果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不少地方由于废弃物堆积,连地下水也被污染。为了得到充足的净水,井的深度不断增加,有的深井已到达数千米以下的岩层,使用的是地壳形成时的古水。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地下水的大量抽取使公众产生了一种麻痹心态,以为水用完后总是可以找到的,从而扭曲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剧了水资源的破坏。

      4.雨水大部流失 北方地区虽然干旱,但也有降雨比较集中的时候。北方五片(东北诸河、海滦河、淮河、山东半岛诸河、黄河、内陆诸河)平均产水模数为8.8万米[3]/(千米)[2],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30%;总产水量为5358亿米[3],占全国总量的19%。每年汛期4个月的径流量一般占全年的60~90%,大量清水是汛期白白流走的,仅北京市1年清水的出境量就达到9.5%亿米[3]。流失的这部分水如能充分利用起来,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据测算,在北京的平原区如普遍采用雨洪工程系统蓄水回灌,偏丰水年可增加地下水加补量1亿米[3]以上。在城区,如果采用分散拦蓄雨洪措施,平水年至偏丰水年可增加综合利用水量0.4~0.6亿米[3]。如果上述措施辅以修建屋顶庭院渗井、改造草坪、铺设透水路面等措施,再利用官厅山峡及城东的清水回灌,城区的雨洪利用量可达0.8~1.0亿米[3]。但遗憾的是目前这方面的水利设施都还十分欠缺,夏季经常陷入前几天抗旱、后几天抗洪的窘态。

      5.消费盲目扩张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被列为我国的两大战略,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列均等的,其中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见: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可持续发展不但包含着经济技术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还包含着哲理的因素,因而很难被把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即使在经济学家圈内,可持续发展的声音也相当微弱。于是,发达国家那种难以持久的增长和消费模式,还在不切实际地大量引入我国。以家庭轿车为例,尽管不少有识之士已痛切地指出其泛滥的危害,但200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数十万人头攒动的场面告诉我们,这种告诫至少在目前还无济于事。如此攀比消费,仅洗车所需之水北方就不堪重负。而更具威胁的是,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必然造成“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近年来北方的大旱很难说与“温室效应”无关,至少它是加速了地面水分的蒸发。

      二、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探讨

      面对北方水荒,人们便很自然地联想到南方水涝的景象,1998年大洪灾的情景尚历历在目。于是,多年议而未决的“南水北调”工程便很自然地提上了日程。自然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这是一种看似很正常的思维。但北方的水荒绝不止是自然问题,况且,即使对纯粹的自然问题也不是完全靠技术就可以解决的。对这个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认真考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