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地,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各国历来争夺的焦点,陆地国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主权繁荣,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海洋由于它的流动性和不可预知性,长期以来人们未把它看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利用海洋成为可能,海洋对于人类的生存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海洋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摇篮,自然资源的宝库,科学家预测,所以,现在人类的任务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重返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
当代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海洋是全球通道,我国完全可以利用大洋通道,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保持密切联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民族缺乏海洋国土意识和大海洋观念,没有真正把海洋国土当来看待,不仅国土规划没有海洋国土这一块,而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也没把海洋开发单列一章,人们把注意力一直只放在陆地上。沿海居民利用海洋也主要限于近海及滩涂,而未能放眼世界大洋,到公海去争享共有资源。所以为了迎接海洋开发新世纪,首先要树立海洋国土和大海洋观念,破除重陆轻海、重国土轻公海的保守观念。在此认识基础上,确立海陆整体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海洋开发既要以陆地和后方,又要积极的为内地服务相互促进,努力作到海陆并举。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世界贸易的联系主要靠海洋。为此,更要注意海洋开发的全球性和国际性,抓住机遇,深入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多渠道引进外资和技术,研究“合作开发”或“共同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好与“国际”接轨,积极发展我方面形式的国际合作,海峡两岸的合作,大力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海陆一体化,除发展海洋产业外,主要是通过临海产业来实现的。所谓临海产业就行业而言,是介于海洋与其它产业之间,需要依托海洋空间和间接利用海洋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部门,就区域而言,一般系指在海岸带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些特别适于海岸带空间作为发展基础地的产业。
临海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通过临海产业这个载体,把海洋资源的利用及海洋优势的发挥由海上向陆域转移和扩展;另一方面,促使陆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内陆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向沿海集中。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是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陆域资源的开发,海洋产业的发展与其它产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了海陆一体化建设。
海洋开发实践和海洋经济研究的实践已经表明,海洋水产业、海洋运输业海盐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和矿产开采业等海洋产业部门目前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即使海洋开发进一步深入,也不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大比重。因此,仅仅依靠这部分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是违背建设“海上强国”的宗旨的。我认为,建设“海上强国”绝非是建设海洋农牧或把人口、生产和其它经济要素由陆域向海域转移;也不是要求把海洋产业的规模发展到超过陆域其它产业规模的程度。而主要是针对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陆域空间辽阔、岛屿星罗棋布、优良港湾众多的实际,充分开发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形成经济和技术由沿海向内陆的推进,海陆一体化是完成这一模式的关键环节。
日本、韩国、新加坡、挪威等国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它们建立临海工业区,发展现代化海洋运输业和港口贸易,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单纯的海洋资源开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有限的,只有坚持海陆双栖共同开发,才能大大提高海洋经济的地位作用,从而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所谓海陆双栖开发,就是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临海区位优势和海洋的开放性,发展临海产业,形成经济和技术由沿海向内地的转移和扩散。具体讲,包括两个侧面,一是在海岸带建立各种海洋开发基地和海洋产品加工业,进行海洋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以提高其技术附加值,使海洋开发由海上向陆域转移和推进,另一方面依托临海区位优势,建立临海工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内外资金和技术向沿海地区流动。由于这两方面相互作用,“把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相互联系起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研究海洋经济和科技兴海时;思想观念上要有一个转变,不要单纯就资源论资源,不要把海洋与陆地割裂开来。要以大国土的视野来考察海洋开发问题,不仅仅开发海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临海区位优势发展经济,形成经济和技术上海上向陆地的转移和扩散,以实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第二次飞跃。
树立海洋经济观念,确立海陆并举战略,就应该把我国的四大海域及沿海各省市统盘考虑,做一个整体协调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大规模有步骤地开发海洋的前提条件。目前相当成熟的海洋渔业、海上交通运输业、海盐业和海洋石油业等,可作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这不仅能带动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减缓经济发展对陆地资源的压力,做到海陆平衡、协调开发利用资源。
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对海洋开发领导,实施“科技兴海工程”的同时,要组织力量制定加速培育港口海运业、临海型工业、现代海洋水产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高技术的产业政策;要从资金上加大海洋开发的力度,增加海洋应用基础研究的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投入;要用政策、资金、税收等手段大力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海洋科技成果,推进科技兴海步伐;要加快海洋开发的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合作研究与开发;要改革海洋开发的经济体制,鼓励和大力发展开发海洋的股份合作经济,总的目的,推进海陆一体化开发。海陆一体化开发,经单纯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大大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它突破传统的“资源决定论”和资源产品经济模式,把海洋资源合理配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是使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实施海陆一体化开发时,思想观念要有一个转变,要以大国土视野来考察海洋开发,即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尤其重视临海优势,形成沿海经济和技术带向出陆地和浅海、远海转移和扩散。90年代中期许多沿海城市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是海陆一体化开发的佐证,已经取得成效,推进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步伐。他们实行的是依托港口,建设海洋开发基地,加快城市化的思路。为迎接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海陆一体化开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战略意义,强化海陆一体化开发意识,增强海陆一体化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