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8462(2000)05-0063-04 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导趋势。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区域,城乡之间经济联系日趋强化,城乡空间结构和资金、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都市区乃至都市连绵区迅速形成和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研究的新的课题。 山西作为内陆资源型省区的典型代表,在城市发展及区域城市化方面既遵循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又显示出其特殊性。本文即从太原都市区发展的实际出发,并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大都市区发展状况的比较,来揭示其发育特征、水平和演进规律,以为合理引导和有效推进内陆大都市区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依据。 1 太原大都市区的基本特征 1996年,山西省共有设市城市22个。根据我国学者对都市区界定普遍应用的标准[1],全省可划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临汾5个都市区。其中,太原大都市区是省内发展水平和集聚程度最高的都市区,包括太原市区、古交市、榆次市,总面积4280.0km[2]。 1.1 都市区现状发育阶段的界定 判断都市区所处的发育阶段的基本依据是城市人口和基本职能在空间的集聚与扩散状态。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和太原市的城市特点,将太原都市区分为中心区、城市扩展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四个空间圈层。中心区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内环街、北至城北街,包括南城、北城区13个派出所的全部或部分管辖地域,面积24.81km[2];城市扩展区为河西区、南城、北城区中心区以外的地域,面积143.4km[2];近郊区即南、北郊区,面积1,291.9km[2];远郊区为郊县及榆次、古交两市。利用1982年、1990年和1996年三个年度的非农业人口统计资料,分析太原都市区及郊县两个时段非农业人口增长的空间特征表明:①1982-1990年间,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郊区和郊县、城市中心区快于城市扩展区。②1990-1996年间,城市中心区人口仍在增长,没有出现市中心区人口负增长的现象,但增长速度已趋缓。空间特征按递增速度快慢依次是郊县、近郊区、扩展区、城市中心区。③两个阶段相比较,城市中心区、城市扩展区人口增长速度在下降,以中心区最为明显;近郊区和远郊区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在提高,尤以近郊区增长速度提高最显著。④进一步分析1989-1994年城区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情况,期间共增加10.28万人,其中自然增长达12.33万人,净迁出人口2.05万人。从1992年开始城区出现人口净迁出,且迁出数量在逐年增加。说明中心区与扩展区实际已出现人口迁出现象,但较快的自然增长使中心区未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见表1)。 上述分析可引出三点结论:①1990年以前,太原大都市区处于集中型城市化阶段;②1990年以来,太原大都市区已步入由集中型城市化向郊区化的过渡阶段,进入霍尔模式的相对分散阶段,呈现出郊区化的前奏,都市区尚处于形成阶段;③都市区被认为是郊区化阶段的产物,随着人口郊区化的推进,都市区会以较快的速度扩展,太原市辖县也会逐步成为其组成部分。 表1 1982-1996年太原大都市区人口变动 Tab.1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of Metropolitan District in Taiyuanfrom 1982 to 1996 地域1982-1990年1990-1996年 人口密度/人/km[2] 平均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1982 1990 1996 城市中心区 2.46 1.98 22,181 26,936 30,305 城市扩展区 2.26 2.12 4,607 5,685 6,349 近郊区 0.52 5.00 371 402 古交 18.9 7.10 99 110 榆次 3.28 3.17 341 369 远郊区阳曲 2.45 4.0567 68 清徐 2.04 5.87 427 464 1.2 都市区的集聚规模与水平 1996年底,太原大都市总人口28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人口密度663/km[2],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3.3倍。省内比较,人口集聚程度较高。与我国发达地区都市区相比,人口密度仅为京津唐核心区和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的1/2,相当于辽中南核心区的人口集聚水平。 太原大都市区共设3市16个建制镇,城镇驻地人口228.8万人,非农业人口204.4万人,城市化水平80.7%,属高度城市化地域。1990以来,都市区总人口年均递增为1.64%,高于全省同期1.17%的平均水平;都市区非农业人口年均递增率2.28%,低于全省3.29%的平均水平。说明尽管太原大都市区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仍处于集聚阶段,但非农业人口集聚已趋缓。 太原大都市区是全省经济集聚程度最高,规模最大,产业结构转换相对较快的区域。1996年,都市区GDP、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2.5%、19.2%和14.7%。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32%集聚于本区域。在都市区GDP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7∶55.9∶38.3,与全省比较,第三、第二产业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个和4.5个百分点。“八五”期间,都市区GDP、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递增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都市区经济集聚速度仍较快。然而,与我国发达地区大都市区相比,太原大都市区无论经济集聚程度还是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差距。GDP密度仅为珠江三角洲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和京津唐核心区的38.0%、35.5%和43.9%。“八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仅为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53.8%,相当于辽中南核心区的发展速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