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1)03-0070-07 一、葡萄、酒神与悲剧的产生 古希腊悲剧产生于对葡萄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因此我们的讨论就从葡萄与酒神开始。 谈到葡萄,在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读到相关句子。(注:《荷马史诗》[M],第452~453页,花城出版社,1994)赫希俄德的作品中也有不少葡萄种植和酿酒的记载。(注: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M],第19页,商务印书馆,1991) 葡萄在古希腊大面积种植是在公元前8~6世纪。这一时期的大殖民运动起源于本土资源匮乏所导致的一系列危机:希腊本土多山且贫瘠,其产出的谷类远远不能满足人口的需要,是大殖民运动使希腊人学会了东方的山地作物栽培技术,并种植出了大片的葡萄与橄榄,他们甚至也懂得了利用自己酿出的酒和榨出的油到海外去换回大宗的粮食。从此,经营化农业便在希腊普及开来。(注:赫·乔·韦尔斯:《世界文明史》[M],第223页,人民出版社,1982)对此,塞尔格叶夫曾这样总结道:“殖民地及希腊本部对高级农产品的不断增加的需求,决定了由收入不丰的谷物耕种向园圃农业过渡,也决定了由葡萄、橄榄及果树栽培向养蜂和园圃业的过渡。”(注:B.C.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第147页,缪灵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有了对葡萄、葡萄酒的需要,酒神便产生了。 据认为,早在“属于公元前第二千纪的皮罗斯一览表上,已有狄俄尼索斯的名字”,而在史书中最早谈到它的人还是生活于公元前8世纪的赫希俄德,他这样写道:“卡德摩斯之女塞墨涅与宙斯恋爱结合,生下了一个出色的儿子,快乐的狄俄尼索斯。”(注: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M],第54页,商务印书馆,1991)而当我们通过神话造访酒神的籍贯时,竟然发现他的身世与遥远的西亚乃至北非有着不解之缘。首先,他的外祖父(希腊忒拜城的建立者)是西亚腓尼基国王阿革诺耳之子,阿革诺耳的母亲则是利彼亚,传说中的非洲利比亚便由此得名。其次,在关于狄俄尼索斯的传说中,他曾走遍希腊、叙利亚、亚细亚乃至印度。第三,他被倪萨山神女收养的地方也不在希腊,据认为地点有三:埃及、阿拉伯或印度。(注:M.H.鲍特文尼克等:《神话辞典》[M],第80~83页,商务印书馆,1985)希腊神的家不在希腊,这无疑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不过这现象倒也与先进的葡萄种植及酿酒技术从海外引进这一事实暗合。另外,从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上看,他通常以穿长衣的大胡子男人或俊美娇嫩的男孩形象出现,但又时时变作山羊、公牛、狮子和豹子,身边的陪伴则是山林小妖萨提儿。酒虽然是在家里酿成的,但葡萄却是长在山上的,因此酒神自然也就脱离不了与大自然的干系。 由于葡萄酒与希腊人的经济生活有着重要关系,因而对酒神的崇拜就显得备受关注。早在公元前7世纪,不少希腊城市便流行起了对酒神的祭仪,雅典的表现尤为突出。据载:“从庇西特拉图时代起,国家便负上举办小酒神祭(乡祭)和大酒神祭(城祭)的责任,于是酒神和农神的崇拜便成为国家的崇拜。”(注:B.C.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第316页,缪灵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庇西特拉图当政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中叶,注重商贸的雅典将狄俄尼索斯与得墨忒耳相提并论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希腊人也就有了表现与抒发其情感的公开场所,这至少为戏剧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希腊的悲剧是作为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春节仪式的一部分来表演的。早在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便演出了悲剧。在祭神时,最先由合唱队齐唱缺乏音乐性变化且没有什么艺术性的酒神颂歌,其内容主要是讲述狄俄尼索斯儿时的悲惨际遇。继后,由埃斯库罗斯加入了第二个表演人员与合唱队对答台词,再后,索福克勒斯又将前台演员增加至3人,他们之间的对白便取代了原有合唱队的主要地位……就这样,便构成了希腊悲剧的表演形式——话剧。(注: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M],第22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虽然古希腊悲剧是宗教性戏剧,是宗教节日的一部分,但这并不等于说悲剧本身就是一种崇拜仪式。不过,希腊的悲剧因祭神而产生并被宗教所利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所造成的强烈情绪,被用作宣扬神的伟大及其意志对人的命运的操纵。 由葡萄种植进而酿酒,由酿酒而产生对酒神的崇拜,由崇拜酒神的活动到古希腊悲剧的产生,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清晰但并不浪漫的历史。 二、悲剧的作者、倡导者与表演者 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悲剧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其创作者、倡导者和表演者所处时代政治与经济生活、文化与思维方式的烙印。因此,对上述群体本身的探讨也不容忽视。 希腊悲剧的盛期是古典时代,在公元前6至5世纪这短短的两百年间,先后出现了三位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前456年)、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7年—前406年)和欧里庇底斯(公元前480年—前406年),通过他们,悲剧被推向了成熟。这三位大师代表着三种不同的风格,而这三种不同的风格又孕育于两种不同的时代背景。埃斯库罗斯第一次获奖是在公元前484年,时年41岁;索福克勒斯属英才早成,但其第一次获奖也是在27岁,时值公元前470年;欧里庇底斯的立世之作“美狄亚”则产生于公元前431年,时年已47岁。他们三人中,前者剧作的主旋律为英雄主义,它传自远古的荷马时代又在希波战争中得到强化;后两人则几乎是站在同一时代以不同的角度和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索氏在力图续写英雄的故事,企图挽回和重塑正在逝去的理想,而欧氏则刻意于反映其所处的这个在理想和道德上都衰败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