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88(2001)02-0031-04 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化,使南斯拉夫联盟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轰炸,这成为20世纪末世界主要热点问题之一。科索沃问题的形成与人口因素有重要关系。本文拟就科索沃历史上的人口演变过程作一初探。 一、土耳其占领以前科索沃的居民及其变化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它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西南部,同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接壤。科索沃面积为10,887平方公里;境内有科索沃、梅托希亚两大平原;在两大平原的周围为丘陵和山地。森林覆盖率为50%,有丰富的矿藏,主要是铅锌和煤。 伊利里亚人是巴尔干半岛的原始居民之一,他们生活在科索沃所处的这个半岛的西半部。早在公元前5-4世纪,已经有40多个伊利里亚人的游牧部落生活在这里,他们是科索沃的原始居民,其后裔发展成为阿尔巴尼亚人。 公元前6-7世纪,大批斯拉夫人从波兰、捷克南下到巴尔干半岛,并定居下来。斯拉夫人的支系塞尔维亚人占据了科索沃地区,这里的伊利里亚人被赶到丘陵、山地偏辟的边远地带和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地区。 塞尔维亚人建立了自己的早期国家。1169年,斯特芬·奈马尼亚建立奈马尼亚王朝,都城是今天科索沃附近的拉斯城。[1]斯特芬·奈马尼亚的小儿子萨瓦修士,在1219年建立起东正教的独立的塞尔维亚教会,萨瓦担任大主教;驻地先是设在都城拉斯城以北的日查,后来又迁到拉斯城以南科索沃境内的佩奇城。佩奇建有许多东正教的教堂,因为是大主教驻地,它成为巴尔干地区东正教的圣地;萨瓦被塞尔维亚人称为圣萨瓦,萨瓦也成为文明、教化的同义语。塞尔维亚人视科索沃为本民族的发祥地。科索沃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统治中心。斯特芬·杜尚王朝是最兴盛的时期,杜尚死后,王国分裂为泽塔、科索沃和莫拉瓦河流域三个部分。拉扎尔大公统治着莫拉瓦河流域,拉扎尔大公的女婿武克·布兰科维奇统治着科索沃地区。[2] 科索沃地区是完全基督教化的世界,塞尔维亚人作为主要居民信奉东正教,科索沃平原是他们活动的舞台,被赶到山地生活的伊利里亚人的后裔阿尔巴尼亚人信仰天主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两大教派,他们对基督教的教义有不同的解释,表现在社会准则、价值观念、人生目标、艺术形式等各个方面,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 二、土耳其占领科索沃期间的人口迁移过程 14世纪,土耳其的势力扩张到巴尔干半岛。1389年,土耳其军队与拉扎尔大公率领的塞尔维亚联军在科索沃平原决战,土耳其获胜并占领了科索沃。1459年,塞尔维亚王国灭亡。 自14世纪后期到1912年,土耳其对科索沃实行了长达520年的统治。这期间,塞尔维亚人多次起义,反抗土耳其人的残暴统治,协助奥地利、俄国军队与土耳其人作战,由于失败,塞尔维亚人开始离开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则不断迁往那里。 1683-1699年,土耳其与奥地利进行了长达16年的战争。战争前期,奥地利取得胜利,解放了大片塞尔维亚人的土地,包括科索沃在内。佩奇的东正教大主教阿尔塞尼耶三世策动当地的塞尔维亚人起义,组织民兵参战。1689年秋季,塞尔维亚民兵有一团人,分成十个连队,协助奥地利军队作战。1689年底,奥地利军队由于战争失利而北撤,随着奥地利军队的撤退,科索沃地区的塞尔维亚人,担心受到报复和迫害,开始他们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逃亡。大主教阿尔塞尼耶三世率领起义的人们逃亡到北方的贝尔格莱德及以北地区,逃亡途中科索沃地区许多对土耳其统治不满的塞尔维亚人纷纷加入。奥地利皇帝宣布收容这些逃亡的基督教徒,向他们提供土地、房屋,这又使更多的塞尔维亚人逃离科索沃。这次大迁移从1690年开始持续了10年,有近10万塞尔维亚人离开了科索沃。 1737年,奥地利、俄国联合在科索沃地区与土耳其进行战争,结果是奥地利和俄国失败。战争中支持奥、俄军队的塞尔维亚人又一次开始逃亡。这次是在佩奇的东正教大主教阿尔塞尼耶四世带领下集体逃亡的,他们迁移到伏伊伏丁那及克罗地亚。奥匈政府在与土耳其占领区接壤的地区设立边屯区,安置这些塞尔维亚人,并从中招募士兵,驻守边屯区,用来抵抗土耳其帝国的侵犯。 经过两次大迁移后,科索沃地区的塞尔维亚人(以下简称塞族人)大量减少,留下了大量荒芜的土地。在寒尔维亚人第一次大规模逃亡后,土耳其占领当局采取措施,一方面宣布赦免参加过暴动的塞族人,另一方面,把居住在山区包括今天阿尔巴尼亚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以下简称阿族人)强制迁移到科索沃的平原地带,分给他们土地、房屋,鼓励他们生产。由于平原的经济条件好于山区,山区的阿族人也自发地迁到平原地区,不断迁移的结果,使阿族人在科索沃地区变得越来越多,塞族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塞族人大批离开科索沃,形成了科索沃历史上复杂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土耳其的军事进攻,以及塞族人多次起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