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研究员; 张俊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 广州 510610

原文出处:
《近代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孙中山基金会和中山市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于2000年11月19-23日在孙中山故乡联合举办了“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章开沅、张岂之、张磊、蒋永敬、胡春惠等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10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提供论文近80篇,围绕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兹将主要观点予以概述。

      一、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与社会变革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政治,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掀动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伟大变革。台北政治大学蒋永敬教授《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变革:变英雄革命为国民革命》一文指出,辛亥革命不仅铲除了中国数千年来君主专制之迹,也是中国一切社会改革的开始。辛亥革命不同于以往中国传统的英雄革命,而是改行国民革命。文章进而指出,英雄革命虽有成功的方法,却无良果。辛亥革命正是吸收了这些方法,并努力改变其目的,从而突破传统,最终不仅推翻了君主专制,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使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

      孙中山自称“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同样可以说,他致力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变革凡40年,他在遗嘱中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如何去阐释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呢?河北师范大学苑书义教授《国家政权与社会变革——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探源》一文认为,孙中山虽有宏伟的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的蓝图,但因为他始终未能夺取全国政权,而夺取全国政权又是推进社会变革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就无从谈起什么改革社会了。孙中山之所以没能夺取全国政权,主要因为他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原则,“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革命军”和长期没有使武力与农民相结合。这些主观因素既导源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又同孙中山本人的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王杰研究员《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变征——论孙中山的“中国式”社会变革理路》一文认为,孙中山变革中国社会的理路特征可概括为四个层面:具世界视野、以文明定位、倡协调发展、开中国特式。所谓世界视野,指孙中山把变革置于世界视野下,取法乎上,择共和变革为主题,适乎世界潮流;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比以往的救国运动功高一筹。以文明定位,指孙中山的社会变革,以物质文明和心性(精神)文明建设为依归,又揭示二者的互动功用。倡协调发展,指孙中山提出国际间的协调和国内机制中人际、地际、团际(阶级间)的协调对社会变革的潜在作用,诚为一种开新的变革思路。开中国特式,即指孙中山倡行的民主共和政体、三民主义、道德建设、思维变革等方面具有中国特式。文章强调,法西不为其惑,役西不为其奴;法古不为其惑,役古不为其奴,乃孙氏中国式变革思维之精髓所在。

      透过组党实践窥视孙中山社会变革的心路,从而揭示中国社会变革的艰危历程,不失为一个新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朱宗震研究员《孙中山对民元国民党的态度》一文,分析了民元国民党与同盟会的性质区别:第一,民元国民党的纲领取消了同盟会的平均地权内容。第二,民元国民党取消了同盟会的秘密革命组织方式,成为进行议会活动的政治组织。第三,民元国民党摆脱了原来同盟会和社会底层的联系。文章认为,孙中山本人的政治理念与宋教仁有很大的区别,但孙中山既然同意了与袁世凯的妥协,他只能暂时搁置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且同意同盟会内关于改组的主张,对国民党的成立也表示赞成和支持。但孙中山毕竟有自己的根本主张,所以,他对国民党的筹组和成立,都采取了比较消极的态度。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即力排众议,决心抛弃民元国民党,重组革命的政党。自此以后,即开始对民元国民党进行批判,尤其在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前后,更以民元国民党失败的教训来警示全党。

      对孙中山实践活动的个案研究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中山大学历史系邱捷教授《孙中山晚年的北伐战略与对北洋军阀的策略》一文,具体述论了孙中山在1921-1922年和1924年两次北伐中的军事战略,分析了孙中山的北伐和“三角反直同盟”的关系。文章认为,孙中山利用北洋军阀矛盾的策略,虽有负面影响,但没有对革命进程造成严重危害,其以武力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战略,后来也被国共两党所继承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曼容研究员《论孙中山师法苏俄建立革命军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强调孙中山晚年师法苏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苏俄的建军经验,确立以主义建军、以党治军、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的建军原则,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和党代表制度,创办黄埔军校成立党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陈登贵研究员《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农民的变化》一文,对孙中山晚年的农民政策及其影响作了考察,分析了孙中山实施“扶助农工”政策所采取的三项主要措施:向农民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农民组织起来;积极支持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文章还概述了孙中山去世之后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中国农民发生的变化。

      二、孙中山的文化理念与社会变革

      文化观念的更新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而文化观念的更新又与先进人物的关键性作用密不可分。广州大学历史系赵春晨教授《孙中山与中国近代文化观念的更新》一文认为,孙中山早年就表现出与中国旧传统异趣的文化观念。辛亥革命前后,其文化观念开始成熟并形成新体系,这种新文化观念体系所具有的时代意识、民主意识、民族自决意识和综合创新意识的特征,鲜明而又完整地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理念和要求。晚年,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文化观念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时代性有了新认识、对文化民族性高度重视和倡导、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孙中山的这种文化观念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头20几年中国的社会变革,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推动人们博取兼收、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既有时代性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