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评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海守陆攻”战略

作 者:
刘庆 

作者简介:
刘庆(1956-),男,吉林长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军事科学院 战略研究部,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安徽史学》

内容提要:

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确立的“海守陆攻”战略,是其内部各派意见妥协的结果。该战略吸取了以往反侵略战争的教训,注意到发挥(对清朝海军而言)陆军的相对优势,把主要战略方向放在朝鲜半岛是正确的。但清军在实际作战中并没有真正执行该战略方案,而且在具体的作战部署上有许多致命性失误,从而对清军在甲午战争前期的一系列失败产生直接的影响。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1)03-0031-07

      1894年8月1日,清廷在遭到日军海陆攻击后被迫对日宣战。光绪帝发布密诏:“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著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干罪戾。”(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第2-3页。)学术界通常将这一上谕内容称之为“海守陆攻”战略。有的学者还本着“进攻就是积极的,防御就是消极的”公式,肯定其“陆攻”的一面,否定其“海守”的一面。本文认为,笼统地说8月1日上谕标志着“海守陆攻”战略的形成,是不确切的;不从当时的战场具体形势出发,笼统地说进攻一概比防御好,也没有什么道理。鉴于“海守陆攻”战略对甲午战争前期的战争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当时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和朝鲜半岛地形状况,对该战略的形成及作用做深入、具体的分析,方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一

      甲午战争前夕,清军与日军相比,其海陆军无论是编制、武器装备、技战术水平、战略谋划和作战指挥能力都已相差甚远。清廷虽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毫不掩饰的侵朝侵华野心有所察觉,却对此缺乏相应的战争准备和作战预案,缺少成熟的战略计划,所以从战争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的困境之中。

      1894年6月3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东学党起义。两天后,光绪帝谕令:“此次朝鲜乱匪聚党甚众,中朝派兵助剿,……以期一鼓荡平,用慰绥靖藩服之至意。”(注:《李鸿章全集·电稿二》,第6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当时清廷朝野大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镇压东学党起义上面,尚无人顾及野心勃勃的日本入侵的严重威胁。6月12日,蓄谋已久的日本政府派兵在朝鲜仁川登陆,形成中日两军对峙之势。清廷犹受浙江温处道袁世凯和驻日公使汪凤藻错误判断的影响,认为“倭之不敢遽谋吞韩,亦人所共喻;而藉口驻兵,则恐不免”。故频频与日本就两国从朝鲜撤军一事进行交涉,仅把增兵朝鲜看成是增强自身谈判实力的筹码,主张“倭如添兵未已”,我多拨兵入朝,“以助声势”(注:《中日战争》第二册,第563页。)。

      清廷最早认清日本政府蓄意发动战争的真实企图是在6月下旬。6月25日,日军开入汉城,挟持朝鲜国王,组织以大院君李罡应为首的亲日儡傀政权,明摆出一副与中国开战的架势。光绪帝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谕示李鸿章:徒以“口舌争辩,已属无济于事”(注:《中日战争》第二册,第568页。),要他加强战备。7月1日,他更明确指出:“傥韩竟被逼携降,自不得不声罪致讨,彼时倭兵起而相抗,亦在意计之中。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掣肘,贻误事机。”(注:《中日战争》第二册,第575页。)作为清军的最高统帅,光绪帝能清醒地意识到战争的威胁,及时摒弃单靠外交手段解决朝鲜危机的做法,在外交谈判的同时着手进行战争准备,无疑是正确的。

      但认识到战争的危险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成功地指导战争。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当时还不存在一批深谙近代战争,遇事思虑周备,而非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的将帅人才。

      我们从当时清军最高统帅和参议机构的组成看,光绪帝从小在红墙深宫中长大,长期受慈禧的抑制不能独理朝政,有反抗日本侵略的坚强决心,却并不谙熟近代军事,对中日军事力量的现状知之甚少。在他身边赞画军机的主要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主管军事战备的军机处大臣,多为庸禄无知之辈。如礼亲王世铎,唯唯喏喏,整日以讨太后欢心为要旨。甲午战争中清军鸭绿江防线被攻破,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他仍不顾军情紧急,进见光绪帝“商量庆典(指慈禧庆寿典礼),几及一时始下”(注:《中日战争》第四册,第504页。)。额勒和布,沉默寡言。最能抓权的孙毓汶,除了迎合慈禧享乐外,对外情知之甚少。另一部分即所谓“帝党”成员。其中户部尚书翁同和本为一书生,自认“不谙军事”。光绪帝颇重视他的意见。他在日记中自言:“每递一折,上必问臣可否。盖眷倚极重,恨臣才略太短,无以仰赞也。”(注:《中日战争》第四册,第508页。)在统兵备战方面才略太短的还有李鸿藻、文廷式、志锐等“帝党”成员。实际经验的缺乏和对国外军政状况知之甚少,使他们对日本相当轻视,对清军战斗力过于夸大,普遍盲目乐观地认为打败这个“蕞尔小邦”是轻而易举之事。在清朝重臣中,还有一人能够对甲午战争初期的战略产生影响,这就是时为北洋大臣、手握北洋海陆重兵的李鸿章。多年办洋务、练兵,他对近代战争有所了解,但在历次对外反侵略战争中都主张和局,痛感中国备受欺凌的光绪帝对其大为不满,“帝党”成员也同样对他有意见。故时人评论说:“朝中不信任李相,颇有意摧折之,幸太后尚倚重。然军事棘手,君臣之间亦在危疑。”(注:《桐城吴先生全书·尺牍》卷一,第109页。)在此情况下,宦海沉浮多年、深谙保身之道的李鸿章自然不会就作战问题诤言苦谏,即使必须有所建言,也往往采取曲折迂回的方式来表明态度。至于慈禧,自光绪亲政以来便退居幕后,主要通过军机处的孙毓汶来控制朝政。甲午年恰好是她的六旬大寿。她为筹备和举行盛大庆典,一开始并不希望开战,曾公开警告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彼终身不欢。”(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92页。)但她同样轻视日本,主张对其予以严惩。事实上,对于打败日本人,当时中国朝野上下95%的人都深信不疑,这就使得李鸿章和前敌将领的谨慎低调态度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