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0)05-0065-06 奏疏,是封建时代高级官员向朝廷、向国君呈报军政大事的政务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历来为学者所看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曾国藩,一生居官数十年,封侯拜相,位极人臣,经历、参与甚至是影响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所上奏疏,不下数千。但是,学术界对曾氏奏疏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注:就我所见,仅湘潭大学已故教授韩长耕先生作有数篇。)。在此,我试从剖析其奏疏的风格特点入手,结合自己多年整理研究曾氏文献的心得体会,揭示曾国藩奏疏的主要内容、突出价值,论证我对曾氏其人之思想、性格与作风的理解、认识与判断。 一 前期奏疏:忠戆迂直 此处所称“前期”,指道光、咸丰之际曾国藩官居礼部侍郎之时,虽然为时不过三年,但它作为曾国藩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当然也影响到他的行政作为与政治作风。 曾国藩早年沉溺于科举时艺,无心旁鹜,直到钦点翰林,备位词臣,这才腾出精力关注作为官方哲学的性理之学。起初数年,他还只能以一名理学新教徒的虔城,将“诚心”、“克己”之类作为身心修炼的人生哲学,真正把能立能达、成己成物的为圣之功运用于政治实践,形成其政治哲学,还是到了道、咸之交。这自然也体现在此一时期的一系列奏疏之中。 道光三十年,清宣宗卒,遗诏“无庸郊配、庙祔”,谓“若世世率行无已,益滋后人疵议,此不能不示限制也”[1](P2508)。郊配即郊祀天地时,以先王配亨,庙祔是新近故去的帝王祔祭于列祖列宗,属于封建王朝的基本惯例。文宗即位,命王大臣会同九卿科道合计上奏。在这个问题上,曾国藩作为礼部侍郎第一次展示了他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解。据郭沛霖《日知堂笔记》载:“于是执政倡为臣子不敢议君父之说,谓郊配庙祔宜悉依旧制,谋定而后集九卿翰詹科道于内务府,以奏稿示之,诸臣多不敢公然示异。就中礼部侍郎曾国藩……不肯画诺……既又令其另奏,于是异议者纷起……诸摺各抒已见,而国藩所奏尤为剀切详明……上依内阁议,仍遵大行皇帝以郊配庙祔,余摺俱发还,独褒国藩之摺,以为‘颇有是处’。”(注:《近代稗海》第11册。)曾国藩之所以敢于公然示异,不肯画诺,便是基于他以礼为本的理学思想,其《遵议大礼疏》所论三条,一曰“坛壝规模,尺寸有定,增之不能,改之不可”。大行皇帝虑及后人妄自增删,故预为限制,以身作则,臣子不敢不从;二曰“古来祀典,兴废不常”。大行皇帝担心后世罢其配位,故预先防备,此亦臣子不敢违者;其三则为实质所在:“我朝以孝闻天下,而遗命在所尤重。”“若不遵行,则与我朝家法不符”,因此更不敢违(注:本文所引曾氏奏文,皆出自岳麓书社1994年版《曾国藩全集·奏稿》,以下不再一一注明。)。如此剀切陈词,确有些冒犯天威。所以说,以心修身,还只能算是一种人生哲学,而以礼治国,则是一种政治哲学。惟其如此,它才显得有些戆直。所以它虽得朱谕称许,但就是不予采纳,因为它不切实际,不便操作。 至于咸丰元年之《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陈文宗看似具有敬慎、好古与虚静三种圣德,实则滋长了琐碎、文饰与自矜三种流弊,并且举出种种具体人事加以论证指实。文宗览奏大怒,“捽其摺于地,立召见军机大臣,欲罪之”,幸得左右大臣叩头求情,且以“主圣臣直”“愚戆”为其开脱[2](P4),文宗这才罢休,但仍以长篇朱谕斥其“迂儒欠通”、“语涉过激,未能持平”,“仅见偏端,拘执太甚”[3](P17,18)。曾国藩虽意在“尽忠报国”[4](P212),但究其思想渊源,仍在理学。据其自述,此疏“大致似孙文定《三习一弊疏》”[5](P84)。孙文定即孙嘉淦,乾隆朝理学家,以忠直敢言著称。高宗即位,孙氏上疏,批评其“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自生“喜小人而恶君子”之弊,且认为“治乱之机,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于此”[6](P561-563)。通篇弥漫着浓厚的理学气味。而曾国藩也同样要求文宗在即位之初,敬心修德,切实省察,一如理学们徒之正身克己,则显然过于书生之气。他本人事后反省,也自责“学道未深,过伤激直”[5](P79)。 至于《条陈日讲事宜疏》,更是不厌其烦地推售其理学政教观,观“为政之道,莫备于真德秀《衍义》、邱濬《衍义补》二书”一句,即可一目了然。 二 中期奏疏:激切、倔强 中期是指咸丰二年至七年(1852-1857)曾国藩在省办团、出省作战的那五六年。 咸丰二年六月,曾母去世,曾国藩在典试江西乡试的途中得知讣音,奏报开缺,回籍守孝。回乡之初,曾国藩坚决拒绝了县城官绅的一再请求,不肯过问团练局“训练武艺催收捐项”之事。这便是典型的京官气派与儒者故态。稍后,因为太平军在洞庭南北形成燎原之势,各地贫民纷纷响应,清廷诏谕曾国藩“帮办本省团练,搜查土匪。”两度兼署兵部侍郎的曾国藩,至此幡然改悟,奉旨出山,立行勒捐之政、酷杀之威。他抱定“火烈民畏,乃今日救时之良剂”之旨[7](P9),认为当此乱世,若“不治以严刑峻法,则鼠子纷起,将来无复措手之处”,“是以壹意残忍”,又说“书生岂解好杀?要以时势所迫”[5](P129)。弃理学而尚申韩,这是曾国藩思想的又一转折。 这种刚介激切的心态,雷厉风行的作风,体现在奏疏中时,便是锋芒毕露,凌厉操切。长沙协副将清德,绿营将官,武职从二品,受本省巡抚、提督指挥,平时疲玩,临阵脱逃,声名狼藉。长沙官场,久已麻木不仁,大多敷衍塞责,阿容含浑。曾国藩此时仅为一名丁忧在籍的绅士,奉旨协助巡抚清查境内治安而已,但他却大有眼里不容砂子之概,居然越俎代庖,在咸丰三年六月十二日连上三摺,一则奏参革职,二欲解交刑部,从重治罪,三则密保亲信,破格顶替。兹节录第二摺,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