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汤志钧 1924年生,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233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进化思想是戊戌维新中康有为变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康有为这一思想的“大同三世”说形成于西方达尔文主义思想输入中国之前,确切地说是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之前。因此,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康有为受到西方进化论的影响是在戊戌政变以后,这主要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同书》中。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受到今文经学的影响,我在《康有为和今文经学》一文中已经有所阐述(注:见《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近代人物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近年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来自西方进化论,和今文经学无关,表示“不能设想,用封建主义思想范畴的今文经学,可以发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注:马洪林:《康有为历史评价的几个问题》,青岛康有为研究会:《康有为研究》1 辑,1987年,15页。)。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究竟是否和今文经学无关?是否来自西方进化论?他援用今文作为变法的思想武器,是否“不能设想”?本文准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

      康有为援用今文,倡言变法,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他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

      康有为幼年受的是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据他的《自编年谱》, 5岁时,“能诵唐诗数百首”。6岁,读《大学》、《中庸》、 《论语》和朱熹所注《孝经》。11岁,攻读经史,“始览《纲鉴》而知古今,攻读《大清会典》、《东华录》而知掌故”。19岁,应乡试未售,从朱次琦(九江)受“济人经世”之学,以为“圣贤为必可期”,“天下为必可为”。又攻读顾炎武、钱大昕、赵翼等人论述历史的著作,于是“议论宏起”。接着,读《周礼》、《仪礼》、《尔雅》、《说文解字》、《水经注》诸书,以及《楚辞》、《汉书》、《文选》,“大肆力于群书”。不久,“以日埋古纸堆中,汩其灵明,渐厌之,日有新思,思考据家著书满家,如戴东原,究复何用?因弃之,而私心好求安心立命之所”,乃“闭户谢友朋,静坐养心”(注:参阅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2—8页。)。

      根据康有为自述,1886年他29岁以前好《周礼》,攻何休,并“贯穿之著《教学通义》”。在《教学通义》中,标明撰书的缘由是:“以天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教学之不修,患其不师古也”。他认为“善言古者,必切于今;善言教者,必通于治”(注:康有为:《教学通义》,姜义华、吴根樑编校《康有为全集》(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1页。)。《教学通义》的宗旨,就是“言教通治”,“言古切今”。

      康有为认为,“言教通治”,周公是典范。经书中的典章,都是周公“经纶之迹”,“周公以天位而制礼,故范围百官万民,无不曲备”(注:康有为: 《教学通义·六经第九》, 《康有为全集》(一),118页。)。“言古切今”,周公也是典范,他“熔铸一时”, “以时王为法”,从而“制度美密,纤悉无遗,天下受式,遏越前载,人自无慕古之思也”(注:康有为:《教学通义·从今第十三》,《康有为全集》(一),136页。)。

      周公“言教通治”、“言古切今”,是因为他不是空洞说教,而是“有德有位,”用以“纲维天下”。“周公兼三王而施事,监二代以为文”,“制作典章”,“因时更化”,从而“大周之通礼会典一颁,天下奉行”(注:康有为:《教学通义·从今第十三》,《康有为全集》(一),135页。),“教学大备,官师咸修”。

      《周礼》是古文经典,周公是古文经学家崇奉的偶像,康有为讲《周礼》官守,崇周公权威,并从周公“有德有位”着眼,恰恰是古文经师的立论所在。可知康有为早年是崇《周礼》、尊周公的。但是,当他1888年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的活动失败后,遂开始转向今文经学。

      1889年至1890年的冬春之际,康有为在广州遇到了讲今文经学的廖平。今文经学讲微言大义,主通经致用。康有为受其影响,从今文经学中汲取可资运用的东西进而议政,于是在他的著作中也就有了前所未有的今文内容(注:见拙撰《重论康有为与今古文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5期。)。

      在今文经学中,有所谓“三统”“三世”之说。

      所谓“三统”,是说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统”,“统”是受之于天的,旧王朝违背天命,便由另一新王朝“承应天命”来代替,新王朝就必须“改正朔,易服色”。以夏、商、周三代为例,他们的制度各有因革损益,不是不变的。“三统”的实质是历史循环论,但它却为西汉皇朝所信奉,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其较为久远的影响;它的“因革损益”、“因时制宜”,也正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变法的理论依据。

      所谓“三世”,源于公羊学,以为孔子“笔削《春秋》”,分鲁国的十二公为三等:哀、定、昭时史事,是孔子“所见”,叫“所见世”;襄、成、宣、文的史事,是孔子“所闻”,叫“所闻世”;僖、闵、庄、桓、隐时的史事,是孔子“所传闻”,叫“所传闻世”。孔子以时代的远近而异其书法,或者“微其辞”,或者“痛其祸”,或者“杀其恩”。东汉何休更以“所传闻世”为“衰乱”,“所闻世”为“升平”,“所见世”为“太平”。这样,便有了衰乱(康有为叫做“乱世”)、升平、太平的“三世”名词。假使以古代为“衰乱”、近代为“升平”、现代为“太平”的话,那么,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乱世”之后进入“升平”,“升平”之后进入“太平”,“愈改而愈进也”。所以“三世说”的实质,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庸俗进化论)。

      康有为正是汲取了今文经学“变”的哲学,糅合了“三统”、“三世”学说,认为要救国、要太平,就要“因革”“改制”。只有“因革”“改制”才能进步,才能达到太平,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样,康有为就一改过去的尊周公、崇《周礼》而为尊孔子、崇《公羊》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