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育民(1954—),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上海200234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戊戌政变以后的“废立”阴谋,使以刚毅、载漪为首的“大阿哥党”在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在废立阴谋屡遭挫折之后,“大阿哥党”采取了支持义和团的政策,导致义和团大举进京,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得到了褒奖,使京畿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招致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与镇压。在八国联军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惩凶”,“大阿哥党”终于覆灭。在帝国主义时代,如何妥善处理和引导民众的反帝正义斗争,防止列强的武装干涉,避免民族灾难的发生,是任何落后国家政治家们所必须认真思考和应付的重大政策问题。百年前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惨剧,清晰地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统治者的“失误”总是由统治者们特殊的政治利益所造成的。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8587(2000)04—0008—10

      伟大的义和团运动已经过去整整一个世纪了,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将永远被人们所纪念。但是,在义和团运动时期,的确沉碴泛起,鱼龙混杂,使得这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呈现出光怪陆离的色彩,酿成严重恶果,不免引起种种非议。如果我们深入探讨19、20两个世纪之交的清廷政局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不能否认,造成义和团之在京畿地区的“轰轰烈烈”,最终惨遭八国联军和清军的联合镇压,与一个在戊戌政变以后崛起的新的政治集团——以端王载漪为首的“大阿哥党”的疯狂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废立”阴谋的挫折

      戊戌政变以后,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六君子”被杀,康梁出逃,光绪帝被囚禁瀛台。但是,建立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体制上的顽固派当权是十分不稳固的。慈禧太后年已六十有四,行将就木,而光绪帝刚及“而立之年”,“一旦山陵崩”,光绪帝马上可以重揽大权。面对这样一张时间表,难免使参与鼓噪太后垂帘听政的大小官吏对自己未来的政治命运忧心忡忡。慈禧太后于光绪帝成年之后重新垂帘听政,也不合传统封建专制的“家法”,必须寻找新的理由以巩固她垂帘听政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1898年9 月的政变只是整个政治格局变动的开始。政变发生之后,围绕着光绪帝的存废,清王朝的最高统治权力面临重新再分配的形势。

      废立阴谋在“百日维新”期间即已风传,有所谓天津阅兵即行废立之说,但系无稽之谈,不足深论。但废立在戊戌政变之后的甚嚣尘上,则并非空穴来风。9月23日,京师即传出消息,“皇上病势沉重, 恐致不起。”“不起”,则不需废立,径选后嗣继大统即可。因此,外界最担心的是谋害光绪帝。于是即有“驻京各国使臣闻圣躬不豫,均诣总署问安,并叩致病之由”(注:《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三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418—419页。),又有疆臣反对之奏。废立之意,出自慈禧:

      戊戌训政之后,孝钦坚欲废立。贻毂闻其谋,邀合满洲二三大老联名具疏速行大事。荣禄谏不听,而恐其同负恶名于天下也,因献策曰:“朝廷不能独立,赖众力以维持之。疆臣服,斯天下莫敢议矣。臣请以私意先觇四方动静,然后行事未晚。”孝钦许之。遂以密电分询各省督臣,言太后将谒太庙,为穆宗立后。江督刘坤一得电……电复荣禄曰:“君臣之义至重,中外之口难防。坤一所以报国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道员陶森甲之词也。荣禄以坤一电入奏,孝钦惧而止。(注:胡思敬:《国闻备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页。)

      阻挠废立,英国的态度最为积极。戊戌政变之后,英国兵舰就开到大沽口外,《字林西报》则发布种种消息,怀疑光绪帝已经被谋害,认为各国使节有权知道真相,“这些人都是被遣到中国皇帝的宫廷中充当代表的,而不是被派遣到一个窃居中国宫廷的僭篡摄政那里的。”(注:《北京之谜》,《字林西报》周刊,1898年1月6日,载《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三册,第489页。)这种否定慈禧太后统治合法性、 为列强瓜分中国制造理论根据的言论引起了清政府的担忧。10月16日,庆亲王和总理衙门的大臣们正式向英国公使窦纳乐表示,光绪帝还健在,窦纳乐当场表示,消除外界疑虑的有效办法,“便是找一位外国医生为光绪看病,并签署一份光绪的健康证明书。”(注:《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三册,第538页。)清政府立即照办,于18 日请法国使馆医生德对福(Dr.Detheve)给光绪帝看病并证明病况,结论是“病势无大碍,惟患血虚之症”(注:《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三册,第548页。)。 19日,太后召集宗室亲信大臣开会,“某亲王已预遣其子入宫,以便陟位,后有大臣谓恐外人干预,遂止。”(注:《知新报》载《路透电音》,1898年10月20日,转引自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6页;《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三册,第446页。)显然,要实现“废立”,必须排除列强的干扰。

      在废立光绪以后,入嗣大统的人选几乎是非端王载漪之子溥儁莫属。光绪帝即位之时,清廷曾一度发生“礼仪”之争。同治死后无嗣,慈禧太后定以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承继咸丰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同治帝为嗣。但光绪帝无子嗣,废立之后,必须在近支王公溥字辈中物色后嗣。道光帝遗子九,四子即位为咸丰帝外,长子奕纬有孙溥伦、溥侗。次子奕纲、三子奕继早殇,均无子嗣,五子奕誴子载濂(注:1899年6月19 日《清议报》引日本《时事新报》消息:“翰林院学士某曾谓人言:顷者西后迎贝勒载濂子溥某于宫中,待以太子之礼。某年甫十一。”(《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第1383页)不确。载濂无子,当为载漪之子溥儁,时年正好十一岁。)、载漪、载澜、载瀛、载津,仅载漪有子溥僎、溥儁,载津有子溥修。六子奕訢有子四,载澂、载滢、载濬、载潢,仅载澂有子溥伟。七子奕譞,子载湉过继咸丰外,载洸无嗣,载沣尚无子嗣。八子奕詥子载涛,尚无子嗣。九子奕譓有子载沛、载澍,沛子溥伒,因此,在道光后代中,当时有嗣皇帝资格的有长子奕纬之孙溥伦、溥侗;五子奕誴之孙溥僎、溥儁、溥修;六子奕訢之孙溥伟;九子奕譓之孙溥伒。在此七人之中,溥伦、溥侗父载治至郡王,早于光绪六年卒;溥伒父载沛仅至贝勒,早于光绪四年卒,且三人均已成年,无论谁即位,太后即不能听政。因此,实际上只能在道光五子奕誴、六子奕訢孙辈中选择后嗣。奕誴一系载津已于光绪二十年卒,爵仅至镇国将军加不入八分辅国公,其子溥修自然不可能入选。奕訢去世不久,孙溥伟年届十八,已届婚龄,如入嗣大统,慈禧太后即不久于听政之位。因此,在慈禧看来,端王载漪的次子溥儁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注:“其时恭亲王溥伟、贝子溥伦依伦次皆可当璧,而载漪平时得太后欢心,故立其子”(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载《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一册, 第478页)。)9月25日,逃亡到上海的康有为向英国驻沪领事班德瑞叙述了有关“废立”的宫廷阴谋:“关于废立之议已经酝酿了一年了,西太后常威胁皇上,说如果他不顺从她的意思,她便废掉他……将来的局势是,除非英国出面干涉,一位小孩子(按:指大阿哥溥儁)将要继皇上登基,西太后将成为真正执掌实权的皇上,而她却是沙俄的走狗。恭王的孙子,一位十八岁的孩子,拒绝继承皇位。”(注:《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三册,第527页。)据莫理循在10 月得到的消息:“选定的继承人是端王的年方十岁的孙子。”(注:骆惠敏编、刘桂梁等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昭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按, 此处“孙子”应为“儿子”之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