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骂娘,还是该欢呼 ——当代中国画发展状态的思考 “他妈的,这年头有的人还没画两天画就成大师了,”一位画家这样说。是的,当代的中国画真乱得有点够呛,但也“多样”得十分精彩。面对中国画发展中的这种多样与散乱交织的复杂状态和局面,我们是该骂娘,还是该欢呼?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它的基本状态是什么样?这种状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推进其加快发展?自中央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以来,中国画界和理论界同道虽然也有些涉及“多样化”问题的珍贵文字,但是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此文目的旨在抛砖引玉,引起重视和思考。 一、多样与散乱 ——艺术观念的多样与散乱 吴冠中先生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状况发出了“笔墨等于零”的情绪化感叹,这无疑等于在挖传统中国画的祖坟。传统中国画的代名词可以说就是“笔墨”,你怎么能说“笔墨等于零”呢?于是乎中国画“一锅粥”又被翻腾起来。张仃先生首先打起“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的旗号来反对。跟着就有人说:中国画的“六法”随便拿出一法来都能发展成几个现代派。接着,传统派、创新派、继承创新派、穷途末路派、未来辉煌派、现代派、幻想派等也都跟着闹腾起来。有的人说,吴冠中的“感叹”和实践都缺乏学术和理论层面;有的人说,中国画就是应该在传统的圈子外面重新建立规范;又有人说,包袱重才能显示你功夫深等等。其实在艺术观念和实践上多样化远不止这些,有为民族、人类的,有为个人生命感受的,有为审美、情感的,有为休闲娱乐的,也有为经济、市场的,等等。更有某先生描绘的21世纪中国美术是机器人画画,生物人欣赏的美丽风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一个事实:中国画在艺术观念上着实乱得够份儿,也初步多样得够份儿。 ——表达方式的多样与散乱 长期以来,被中国画奉为神明的东西一个一个地被打破,如“意象”、“似与不似之间”、“水墨为上”等不再是惟一的至高无上的表达方式。具象、抽象、粉彩、拓印、喷洒、拼贴等统统被搬进了中国画。工具材料也开始五花八门起来。题材内容也不再仅仅是人物、山水、花鸟,几乎开启了无物不可入中国画的闸门。更有甚者,装置、行动也挤进了中国画的皇土。其艺术表达方式之多着实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应该说多样与散乱得够劲儿。 ——艺术标准的多样与散乱 世纪之交的中国画,其艺术标准的多样与散乱几乎到了无标准——即无统一标准的境地。继承型、继承创新型、嫁接创新型、移植创新型、造化创新型、心源创新型等等,各有各的标准,谁也不买谁的账。你说这张可评金奖,他说这张顶多只能给个铜奖。各说各的理儿。所以才有了我在全国九届美展中国画展区评选中“从目瞪口呆到心平气和”的感受。之所以会“目瞪口呆”,是因为标准的多样与散乱造成了我对评选结果的不理解;之所以又会“心平气和”,是因为我认识到标准的多样与散乱是产生那种结果的根源。你不满意、他不满意都没有用,只得心平气和下来。由于标准的多样与散乱,还造成了另外一些现实:其一,这是一个无权威、无大师、无中心、无轰动而有利于新秀脱颖而出的状态;其二,许多人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不知道该画什么、怎么画和随风倒的迷茫。 ——艺术层次的多样与散乱 当今画中国画的人之多,古今中外罕见。小孩画、老人画、军人画、文人画、百姓画、领导干部也画。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又办展、又出书,堂而皇之地当起书画家来,让人哭笑不得。更有人画得不怎么样,“包装”的本事却大得惊人,又办展又出集子,一点也不难为情地称起“梅王”、“竹王”、“猴王”、“牡丹王”来。更有神通广大者还建起个人艺术馆,你有什么办法,瞪眼也没用。乱,层次的散乱,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到了没有准的地步。不过,倒过来看,如果中国画没有这广大的基础,如果中国画也像某些戏曲一样票友少、观众少,能发展得下去吗?这不正是中国画层次多样与散乱的意义所在吗? ——艺术市场的多样与散乱 一些人画得不怎么样,可卖画的本事不小,竟然先富了起来,这不能不让人眼红。于是整个中国画界都动了起来,笔会画、应酬画、礼品画、黑市画满天飞;画廊、拍卖会上的假画、旅游点的烂地摊画,都一并泛滥起来,其景象真叫人惨不忍睹。不过市场的散乱总比不散乱的没有市场好。现在在一些大城市像样的画廊不是已经开始建立,像样的拍卖会、艺术博览会也开始初见规模了吗? ——艺术德性的多样与散乱 德性的散乱实际也就是中国画的腐败,这腐败也得够水平了。德性之一乱是“魔道画外功”。一些人画得一塌糊涂,其钻天打洞的功夫却好生了得,又找高层领导题字抬举,又找无德文人包装,又找大款帮忙,劣画也能卖出个天价,你说你咋办?!德性之二乱是“心浮气躁风”。许多人受世风影响,艺术上不下功夫,不思进取,满足于重复制作,收入可观,生活得也美满幸福,其乐也融融,其画也愈平平。德性之三乱是“官本位阴风”。这些人艺术上有些许资历,便一门心思地靠拉关系、走门子,甚至不惜卖姿色、贿重金,当上个主席什么的官儿,于是乎世面上风风光光,钱面上财源滚滚,艺术上却每况愈下。德性之四乱是评论已有不少沦为卖笑的“三陪女”,为生计,为讨好,也为无奈而花言巧语、言不由衷,全没有了做理论的起码德性。凡此种种,有时想起来真叫人恶心。但也不必着急,用功、用心者,有责任心的画家、评论家,也还是大有人在的。总有一天那些浮在水面上的“参条鱼”会销声匿迹,沉在水底下的大鱼会跃出水面而光闪熠熠。 ——艺术组织的多样与散乱 有人说,当代中国的画院、协会之多开始如“雨后春笋”,但现在已是“雨后春草”般地数不胜数了。形形色色的画院、协会全国究竟有多少恐怕是难以统计清楚的。官的私的,上面的基层的,老人的小孩的,工、农、兵、学、商各界的……多样与散乱的盛况是古今中外没有的。这当然需要整顿和引导,但更重要的是组织多样化有利于打破垄断,推动竞争,也为中国画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