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理论研讨会纪要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杭 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由清华大学主办、我院承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已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不仅是我们此次展览的命题,而且也是全人类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因此我们希望此论题能够在学术层面得到更深入的探讨,从而为未来社会发展积累充分的思想资源。鉴于此,我们举办了这次由知名批评家参加的小型理论研讨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以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张凤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我院主办的这次《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展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此,我代表学院向各位理论家的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艺术与科学这个命题的讨论早已有之,但在我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作品展与研讨会,这是第一次。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还应继续发展。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教育,因此研究艺术与科学这个命题是要重点考虑怎样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我觉得理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旗帜,是实践的指导。我们希望能得到理论家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王明旨(清华大学副校长、美术学院院长):非常高兴众位美术理论家来参加这次研讨,实际上这次“艺术与科学”的讨论还刚刚起步,希望将来能与众兄弟院校共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院提出这个大的理想化的主题与多年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基础有关,并入清华大学后,我们处处感到了清华大学对交叉性的综合学科的重视。科学本身同艺术一样是广泛而生动的,这是二者结合的基础。这次的展品偏重于美术、造型艺术和科技之间,从小的切入点来探讨大的课题。展品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部分表达了艺术家内心对科学的理解,另一部分是科学家通过艺术表达的科学成果,第三部分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艺术设计作品。可以说,介入科学是艺术永恒的命题,也是新时代的艺术家了解生活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艺术教育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次展览虽然只是初步探讨,并非十分完善和理想,但毕竟是正式的起步,我们希望诸位能从理论上提出批评和指导,以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刚才王院长介绍了主办的宗旨、构想,使我们对这次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为这次展览是21世纪初大型的社会文化活动,展览热烈,观众情绪高涨,接受度和欣喜度均超过以往。其意义在于:第一,它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年教育积累的必然结果。第二,它完成了20世纪中国本应完成的命题,非常具有价值。既完成了公众多年的夙愿,又是引导新世纪对该命题关注的起点,体现了学院领导班子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观众通过展览,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看到了艺术创造,这种艺术的、文化的营养是社会大众所需要的。第三,展品多以视觉传达形式出现,是最广泛的视觉传达发射体,形式前所未有,体现了当代文化传播手段。总之,作为一个展览,能够基于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层面,并具有相当的文化前瞻性、当代性是其它展览少有的。但是,对具体命题的艺术化创作,在艺术与科学原理上的思考还有待提高。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集团副总编辑):上个世纪提出的“科学与民主”与“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一种文化理想,具有指向性。看了这个展览,我首先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展览,是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有理性思考的展览,清华大学提出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具有长远意义。另外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即艺术不应该仅是科学的注脚,科学也不应仅是艺术的拐杖。去年《中国文化报》有一个讨论,讨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惜它浅尝辄止;科学使人认识物质世界,但科学的高度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艺术使人认识美,它的最大功能应是净化人、抒发人类的情感,二者的结合是人类的理想,如果结合得好了,人类就进步了。今天艺术教育最失败的地方是忽略了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问题是培养真正的人。长期以来,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质薄弱是我国教育界的突出问题之一,大大限制了科学的发展。应该看到,科学本身也是美的,量子物理、纳米世界都是美的,科学与艺术是两翼,缺一不可,没有人文指向的科学的发展是多么可怕。因此,这次展览是个创举,在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真正弄清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林 木(四川大学艺术系教授):我注意到这次“艺术与科学”研讨会发言的构成人主要是科学家、画家,思维导向主要是自然科学。可以说,20世纪人们对科学的强调非常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五四”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在当时的美术界是对立的。他们张扬人性、民主、生命意识,反对科学的写实主义,这种对立很奇怪。科学主义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价值观较为关注,它利用科学的权威做与科学无关的事,在20世纪较为普遍,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认为,人文科学应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中产生重要的作用。人们对科学的宏观与微观的思考演化为哲学、宗教、历史的思考,反过来形成对艺术的引导。这次展览的作品,不少很新颖,但也有很多只是对科学进行了图解,比较牵强,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岛 子(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教授):我认为这次“艺术与科学”大展开启了21世纪艺术教育的思路和框架。1998年我到川美任教以来,深刻地感到了美术学科缺少科学性,即国家教委的学科目录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矛盾,美术学的分类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在我国,人文科学的范围界定还有待研究。我们应关注学科内部的科学问题。21世纪的素质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呢?我注意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开设了社会学课程,这一点值得学习。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需要融合。21世纪我们学院的建设者任务将会十分艰巨,因为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对教学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它所带来的知识传承问题,使人文学者回归到前现代的角色,即成为世界意义的守护者和阐释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