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环境艺术设计新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六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装饰》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们被告知,这个世界是特定地为人而造——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被得到事实证明的假设……人为什么要高估自己作为一个伟大整体创造物的渺小部分的价值呢?

      约翰·缪尔1867

      环境艺术设计在经历了信息时代的初期阶段后仍然受到青睐,而且更显方兴未艾之势。这里谈论环境艺术设计,更多是想寻找这样一门艺术在当下的哲学意义,因为认定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边缘性学科且具有多学科互为渗透的整体性似乎已是大多数学者不争的共识。美国《环境设计丛书》的出版者理查德·多伯指出:“环境设计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的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这是一种实用的艺术,胜过一切传统的考虑,这种艺术实践与人的机能密切联系,使人们周围的物有了视觉秩序而且加强和表现了人所拥有的领域。”F·吉伯德这位英国杰出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师在他《市镇设计》一书中用“整体的艺术”来概括环境艺术,他认为环境中不同元素经过有机组合协调产生新的比原有要素更多或更简捷的视觉现象,这种新的视觉现象将作为环境的美学价值而存在。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的系列教材前言中对环境艺术设计也有过自己的认识: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如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其中的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冠以室内设计专业名称,后者冠以景观设计专业名称,成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最为迅速的两翼。邓庆尧在《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谈到环境艺术观念是艺术日益走向民主开放的必然结果。在这里艺术“从宗教、贵族的依附转向生活在这个世纪中的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一个普通人的住屋再度成为建筑师思想的有价值对象,一把椅子或一个花瓶再度成为艺术家驰聘想象力的用武之地”。但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它所具有的公众性,所以它整个的创作过程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没有那一位设计者能够无视他人的存在价值。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观照对象

      环境艺术设计尤如绘画艺术的发展史一样,都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直接反映和参考的结果。从公元前一万五千多年绘制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到现代纽约的自由女神都是人类不同时期的生活标志以及理想塑造。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觉醒的环境意识已在生存、经济、社会、政治、艺术甚至宗教等范畴产生影响,艺术设计领域也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因此,对于人类的基本生存目标,包括城市村落住房的基本功能化要求,对于生存环境的安全性向舒适性的转变,对于生存环境空间品质以及理想境界的塑造,对于环境形式分析、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对于环境实践的主体人的行为评价、心理需求的共异,对于环境场所形成的语言符号的类别、意义与人思维模式的关系,对于构成人类环境行为的哲学背景、宗教背景、文学背景、美学背景、科技背景、民俗学背景以及所有一切文化现象的研究等都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观照对象。包括具体反映出来如构成城市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园林设计和所有视觉领域的要素设计,故将环境艺术设计总结为系统艺术、关系艺术、感受艺术、实用艺术、时限艺术是较为适当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它所产生的社会功用就远非其他艺术形式可以替代。“人类理想生存模式的现实显现”在我个人看来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所向。

      1、安顿生命。“《淮南子·泰族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寞室之中,虽养之川刍豢,衣之川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况开户发镛,从冥冥见炤炤乎?从冥冥见炤炤,犹尚肆然而喜,又况出室坐堂,见日月之光乎?见日月光,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著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乐岂不太哉!”。可见简单的施于人的居和住并不能使人达到精神的畅然,而将大自然之万物有机的呈现在人类面前并与人形成良性生物链,人才有可能感觉到生命的真正活力与愉悦,换言之即是工业革命以后和生产力的根本变化,现代人造环境的总体生存的品质已日渐恶化,人类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加以改善以避免人类成为它自己创造的栖息地环境的囚犯。

      2、心灵润泽与提升。“我无法找到另一个比都市恶梦更恰当地词来形容我们的城市。”城市规划专家杜克赛迪斯的这番话代表了现代都市人的普遍心态。逃出城市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远离宏大冷漠、高度抽象化世界的非人性化世界,转向对于人在自然中地位和生存价值的再度思考,使人类对于踏进文明门槛之前的混沌的自然世界有了更多的相思之愁。胡晓明在解释人类这种相思时这样写到:“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的创造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人类用许多人工器物把自己围绕起来,从有机自然中分离出来,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于是就有了‘相思’,有了回归大自然的永恒的‘乡愁冲动’”。为了这份相思,人类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在作各自的努力。环境艺术设计也寄希望于理想生活模式的现实显现来开启人类的心智,将自然之山川云烟、鸟啼雨露、树木花草和绮丽的春光、荒寒幽静的秋景、春江花月夜的神秘等与人们生活场景重叠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润泽并不断提升,走向一种自由的心灵之境。

      三、环境伦理作为新的设计哲学观

      走向精神的自由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追求,它也应当是可持续的。而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以来的两百多年所产生的对工业化方式与方法在精神上的过度依赖和迷恋,以及形成的物质价值主义、经济增长主义、技术进步主义等价值体系,出现了物质存在被人格化、成为人们不可分割的部分。一个社会中主导性的价值座标是对物质财富本身或金钱的崇拜,往往是见物不见人和以物取人,在人性解放的现代社会竟变成了一个物贵人轻的社会。这种基于经济增长的无限欲望来不断改变人们的生存质量的作法也就有了价值参照。可事实上地球的有限承受资源和生态的脆弱所表现出的结果是熵质的大大增加而与人们对于理想环境的希望却越来越远,很显然西方传统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态度出了问题。人与自然对立的必然结果是遭到自然的报复。重新调整人与自然存在的一切关系,尤其是伦理范畴的关系也就成为我们最为现实的设计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