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冈石窟中瓦顶建筑式样的表现特征及其影响

作 者:
王恒 

作者简介:
王恒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 山西大同 037007

原文出处:
《敦煌研究》

内容提要:

公元5世纪中叶开凿的云冈石窟使佛教雕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成就的巨大,不仅表现在继承和借鉴西方(注:“西方”,针对佛教石窟寺艺术而言。特指中国以西的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区。)佛教雕刻艺术的传统方面,更突出地表现在将中国传统艺术形象揉和其中,使其凸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审美情趣。本文所讨论的,是关于云冈石窟佛教雕刻艺术中的瓦顶建筑式样的表现特征和影响。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7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0)04-0045-13

      

      一

      云冈石窟中最为突出并以独立形态出现的瓦顶建筑式样雕刻是第9窟前室北壁窟门与明窗之间的瓦顶门楼(见图1)。这一门楼雕刻面积约为15平方米(高2.7米,宽5.6米),瓦顶以一斗三升人字栱雕刻支撑,屋脊上雕刻鸱尾一对,花纹式三角四只,花纹三角之间和垂脊上各雕一只金翅鸟,两侧垂脊出檐角处各雕飞天。门楼中的雕刻内容还有:中央为博山炉一只,两侧对称为手牵缨络的八身飞天,缨络间雕花纹三角,以下为花纹套人物托起的高浮雕立体式莲花门楣,飞天与门楣两侧各雕金刚。

      这一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的门楼至少显示了两个特点:

      首先,极尽华丽装饰,突出中国化瓦顶门楼在石窟雕刻中为佛教思想服务的特点。瓦顶、鸱尾、斗栱等中国古建筑雕刻衬托了金翅鸟、飞天、莲花、金刚、童子等佛教形象,不仅丰富了门楼的装饰内容和对称美感,也突出了门楼为佛教思想服务的作用。此外,因第9窟和第10窟为双窟设计,这一具有强烈中国民族化风格的瓦顶门楼与第10窟前室北壁居同样位置的佛教须弥山并列成为这一对双窟显要位置的雕刻内容,这样安排不仅在形式上使佛教石窟寺增添了新的美术装饰画面,更重要的意味在于,使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成为和须弥山雕刻并列而运用的实际内容。

      其次,位居中央位置,突出围绕该门楼而强化整体壁画对称装饰的特点。纵观第9窟前室北壁,其整体设计以门楼为中心,顶上装饰华丽的尖栱明窗,下边为进入后室的窟门,左侧、右侧对称安置柱式楣栱龛内狮子座交脚菩萨,左上角、右上角对称安置圆栱龛内二佛对坐像;其它雕刻,如五层塔柱、飞天、伎乐天、小型坐佛、窟门两侧的本生故事等,无不是以门楼为中心而展开的对称意图。象这样围绕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雕刻而展开的整体壁画设计,在云冈还有实例,(注:围绕瓦顶建筑式样展开的整体壁面设计,除第9窟前室北壁外,还有该窟后室南壁、第6窟南壁、第13窟南壁等。)说明这种设计思想在一定阶段时间里是非常受重视并推广的。这种画面整体结构的对称美感,用文字表达显然感到困难,只有身临其境才会体味出它的诱人之处。产生如此动人的艺术效果是画面构成设计上的成功。现代构成设计理论认为,“构成是一种去掉了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因素的造型活动,这种设计形式,一般称为纯粹构成,而把遵循于生产的,合理因素的‘构成’称为目前的设计或者应用设计。”(注:参阅姜凡《实用美术设计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窟前室北壁的构成设计,既是以对称美感要求为目的的设计,又是遵循于地方性(北魏平城)、社会性(佛教意识形态)、生产性(传播佛教思想)等因素的造型活动,因此,它既不是“纯粹构成”也不是“目的设计或者应用设计”,而是将两者相互兼容的设计。

      二

      作为与传统佛像龛具有同样功能的屋形佛龛,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雕刻在云冈也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呈现出运用上灵活性的优势。

      

      在云冈,与传统圆(尖)栱、楣栱龛在构图运用(高宽比例)上较一致的屋形龛很少,仅在第11窟西壁南侧第三层、第13窟东壁北侧第三层、第四层、南侧第五层各有一例(见表一)。这些屋形龛的特点是高宽比例与传统龛的高宽比例接近,且覆盖内容也与传统龛相近。以瓦顶建筑式样做为基本龛形,其装饰余地较小,效果远不及传统龛形美观豪华(见图2)。然而,我们从这种龛形所居的壁画观察,它做为龛形多样化的组成部分,(注:第13窟东壁高约13米,下层宽约8米,其北侧由下至上渐渐向南回缩,顶部宽约4米,面积约80多平方米,壁面下层和北侧风化严重,现存大小造像龛129个,龛式变化多样,计有:尖拱(圆拱)龛、楣拱龛、重层楣拱龛、塔形龛、屋形龛等。各种龛式的装饰变化多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以上所述不同,以柱式斗栱瓦顶建筑式样为装饰而覆盖佛像的屋形龛,将屋顶以下空间用柱分为三间,装饰华丽,雕刻细腻,成为宫殿式的佛像龛形(见图3)。这种形态分别雕刻在第9、10窟前室的东西两壁上层和第12窟前室的东西两壁中层(见表二)。从表二可以看出,六个立柱式宫殿屋形龛至少有以下特点:

      表一:

      序号 位置

      

      表现形式

      

      覆盖内容   高宽(cm)

      1

      第11窟西壁  二棱柱支撑斗栱,帷幕装饰。 中央置须弥座交脚菩萨,

      高58、宽58

         南侧第三层

      屋脊置鸱尾一对,半身像供养

      

       两侧为胁侍菩萨,柱外两

        人六躯。

       

       侧雕四躯供养人

      2

      第13窟东壁

      帷幕装饰。屋脊置鸱尾一对,

       

      龛中置狮子座交脚菩萨,

      高51、宽45

       北侧第三层

      素面三角四只,两侧垂脊各置  两侧各雕五躯供养人像。

       梯形三龛之中龛  一供养人。

      3

      第13窟东壁

      两飞天装饰。屋脊置鸱尾一对, 中央置袒右肩坐佛,高124、宽132

      

      北侧第四层

      素面三角三只,两侧垂脊各置  两侧为胁侍菩萨。

       第二龛一供养人。

      4

      第13窟东壁

      两飞天装饰。屋脊置鸱尾一对,

         中央置袒右肩坐佛,高132、宽1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