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意境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骁纯,1941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美术学博士。

原文出处:
《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

绘画中的意境可概括为五个字:简、情、远、静、玄。简者,万取一收、单纯凝练而不驳杂也;情者,情真景惬、“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远者,虚实相生、空虚远深之气韵也;静者,以静制动、凝神寂照而物我两忘也;玄者,妙造自然、“拟太虚之体”以“澄怀观道”也。五点浑然化一,即画中有诗。 在绘画中,意境对情景提升的入口处在空间境象,在主体对境象的纵向空间高度投入的精神体验,有空、虚、远、深才有意境。意境中空间体验的基本心理特征是凝神寂照,有静、幽、穆、寂才有意境。意境体验,是由近及远的进入、由实及虚的观照、由有及空的忘对。谈意境不谈空间永远摸不到边际。 当“远”成为意远、情深、神超、禅悟的寄托形式时,“远”才真正成为意境的构成要素。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思考的出发点

      借用老子的话来说,中国美学概念与西方美学概念的最大不同是外延“惚兮恍兮”,内涵“质精甚真”;外延“窈兮冥兮”,内涵“其中有信”(注:《老子·二十一章》。)。这种内涵的真信和外延的恍惚,使之成为难以进行逻辑界定的概念,成为不同视角、不同语境、不同层次可以获得不同解悟的概念。“意境”亦然。

      意境一语,最早见于唐代诗论,后广及传统艺术的各门类。它或指有意有境(主客观统一),或指意中之境(主观中之境象),或指含意之境(客观化之境象)。场合不同所指亦不尽相同。

      在绘画中意境一语和山水画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意境”并不专属中国山水画,伦勃朗的人物画、透纳的风景画、基弗尔的表现主义绘画,都有很高的意境,1998年7月我在巴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大型装置艺术,亦被其深邃的意境所打动。

      区别主要在观念上。我们说欧美某位艺术家或某件作品意境深邃,是我们以中国人的眼光,用中国的美学概念来判断的,欧美学术界未必使用意境作为评价标准,他们或许用另外的概念,如内容、形式、造型、空间、意味、情致、韵律等等,与我们一样也肯定了同一件作品。

      既然中国有这样的美学概念,那么它就会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中国艺术对意境的追求更自觉、更持久、更广泛、更高远。中国的意境观念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我对“意境”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它为中国所特有,而是因为它在当代以至未来的中国艺术发展中仍具有活力。这种活力表现在它可以随着艺术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解释和新的生命。在今天,不仅山水画家可以追求它,其他水墨画家也可以追求它;不仅水墨画可以追求它,油画、版画也可以追求它;不仅具象艺术可以追求它,抽象艺术也可以追求它;不仅绘画可以追求它,其他综合材料的艺术、装置艺术也可以追求它。尽管在多元时代意境不一定是普遍要求,但它可以成为与欧美艺术拉开距离的策略之一。

      何为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特别是宗白华《艺境》,是在现代语境中重新解释意境的奠基之作,我的论述乃以此,以及80年代以来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王国维多称“境界”(注:王国维《人间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94页。),宗白华多谈“意境”(注: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0-165页。),集中到美术,“意境”一语似更有针对性;王国维专言诗文,宗白华所言广及文学艺术各门类,集中到美术,“意境”可概括为五个字:简、情、远、静、玄。

      简者,万取一收、单纯凝练而不驳杂也;情者,情真景惬,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注:王国维《人间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25页。);远者,虚实相生、空虚远深之气韵也;静者,以静制动、凝神寂照而物我两忘也;玄者,妙造自然,拟太虚之体(注:王微《叙画》:“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6页。)以澄怀观道也(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宗炳)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0页。

      宗炳《画山水序》中有类似说法:“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14页。)。五点浑然化一,即象外生境、画中有诗也(注: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第37页。)。在绘画中,诗境即指意境。

      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是对意境最一般的解释,这种最一般的解释道出了意境的两个基础要素:单纯凝练、情真景惬。

      但意境又不止于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西方的文艺理论也强调感情,有“移情”、“表现”等著名理论,他们也主张感情与对象默然相契、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中国在情景之外另设意境概念,必因二者有别。最早使用意境概念的唐代诗人王昌龄(698—757)在提出意境时,已经指出了意境与情景的区别。

      与人物画论形、神、意三层次概念对应,王昌龄针对诗歌提出了“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概念。一境“故得形似”,二境“深得其情”,三境“则得其真矣”(注:王昌龄《诗格》,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8页。)。由是观之,意是对情的提升、境是对景的提升,意境是对情景的提升。意境浑圆是比情景交融更高的品位,当情景深邃隽永到一定程度时,才便于称为意境。

      画中与象外

      画中有诗、象外生境,两句话相反相成。

      苏东坡(1037—1101)称赞王维的画“画中有诗”,即有诗境,王维是把情景升华为意境的转折性人物。

      唐人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注: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谈“画中诗”就必须补充一句:境生于象内。境生象外,即生于神、气、骨、韵、道,生于“得意”。得意则忘象,则不拘形似,“取其意气所到”而生出新象新境。此说针对僵、死、匠、拘拘于形似、“无一点俊发”(注:苏轼《跋宋汉杰画山》,见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5页。)、无一点超逸而言。境生象内,则指境存在于具体的象中,无象则无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