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顾章根,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原文出处:
理论建设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问题。作者认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努力唱响时代主旋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推进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我们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把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把握上,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践中去。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方式和就业岗位的多样化,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变性;各种文化的激荡,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文化观念的渗透,使思想文化领域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激烈,这些都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求我们打破原有思维定势和工作程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以改革的精神和发展的办法,着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实践,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新发展。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在“三个代表”的思想中,居首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又是从保持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出发,总结我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结合新的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国有企业作为我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在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中心”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为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前,就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在服务于企业的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和技术进步、实施科教兴企战略上下功夫。

      1、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伴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与事共融,紧随着生产力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改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国内钢材市场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由于重复建设,钢铁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异常突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马钢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以建材为主的企业,80%的产品是建材,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工艺技术装备新老共存,既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2500立方米高炉系统、高线、H型钢、 棒材等工艺技术装备,也有与先进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初轧、中小型材生产线等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是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马钢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然而,结构调整必然涉及职工利益的调整,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和思想问题。为此,马钢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结构调整工作始终,结构调整推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主动跟进到哪里,自觉把结构调整中的难点和重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保证了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如原马钢三铁厂是一个有881名职工、4座80立方米小高炉的炼铁厂,工艺装备水平落后,企业长期亏损。1998年初,马钢对三铁厂实行永久性停产,近900 名职工面临着转岗分流,职工心态矛盾,情绪复杂。公司党委和该厂各级党组织坚持“无情调整,有情操作”原则,召开思想动员大会,编写宣讲提纲,深入生产一线听取职工的建议,确立重点人员进行家访谈心等形式,引导职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自觉摆正全局与局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做到在转岗分流中精神不倒、队伍不散、人心不乱,党政工团各级组织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使该厂职工顺利完成结构调整和职工转岗分流的任务。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从而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职工利益格局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企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导致了一些职工认识上出现困惑、心理上失去平衡,少数职工生活上陷入了困境。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心理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这既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近两年来,马钢党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作用,紧紧围绕马钢改革发展的实际,针对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思想问题,不断掀起思想解放的热潮,引导职工进一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营造“大胆试、大胆闯”的氛围,认真做好改革中各种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澄清职工思想疑虑,消除职工心理障碍,让每个职工都能了解、掌握改革的有关政策,进而支持和投入改革。如在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马钢通过宣传国家的房改政策,剖析福利分房的种种弊端等方式,引导职工认清货币化分配住房对加快职工住房建设步伐、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统一了干部职工的思想。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坚强有力,马钢于1999年在安徽省率先实行了住房分配货币化。《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都先后介绍了马钢住房货币化分配的经验。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实施科教兴企战略的全过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日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是企业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提出的根本措施和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和主导力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就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企战略,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实施科教兴企,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靠机制和制度,同时还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近几年来,马钢把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企”战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倡导科学精神。同时,广泛开展职工教育,把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实施科教兴企战略的主导措施。着力培养和建立高科技人才队伍、经营管理者队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并形成了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