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过程的优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郁时全 湖北大学学生工作处 武汉 430062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通过对德育过程的内涵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德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要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就要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具体化;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要优化环境,培育良好的德育氛围;要建立道德评价体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分析

      在我国,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里的思想品德,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要求、熏陶与感染之下,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德育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其中,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师与学校的团队组织、学生会、社会文化团体和家庭,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包括个体教育对象和各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团体教育对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不应被看作消极被动的纯承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外在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运动起作用。德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应该达到的德育素质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青年一代所采用的某种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德育方法是根据目标和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说服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教育以及指导自我教育等。德育环境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它们之间又是逐层包含的关系,但由于各自的特殊性,必须将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区别对待。德育过程调控就是对德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与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达到优化德育过程的目的。

      影响德育过程的因素很多。“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能力,是在人们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道德的相互关系中,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注:《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使各种有利的影响形成合力,消除不利影响,正是优化德育过程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目前我国德育过程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综观我国的德育过程,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对德育过程的内涵认识不足,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过于理想化。对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提一些大而空的道德要求,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其结果是不可能培养出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际能力。

      2.内容泛政治化。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把德育当成了简单的政治任务,忽视了学生其它道德能力的培养。同时,呈现的德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如有的小学课本包含了大量爱祖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等层次较高的内容,而在大学课本中也不乏基本文明礼貌的内容。

      3.方法趋向于简单化。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外在灌输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实践中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外在灌输得到过分强化时,学生的主体性就受到了压抑。事实证明,“学生如果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他的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得不到发展,则所掌握的知识便是死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多向的交流和丰富的交往,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就会失去其坚实的自觉性的基础。”(注: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没有经过主动内化过程的道德教育是肤浅的,在实践中是脆弱的,德育的任务、目标均没有落到实处。

      4.环境影响的消极化。从教育环境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各个学校教学的安排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学校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本来具有德育功能的语文课、历史课等,基本上也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变成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其德育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西方不良风气的渐入,伴随出现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泛滥,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犯罪率上升并走向低龄化、凶残化、智能化等社会问题,对德育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5.德育偏重于程序化、模式化。钟情于程序化、模式化的道德教育,将德育过程变成了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忽视德育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这样做不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其道德上的共鸣。

      目前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加之科技浪潮的推波助澜,德育理论界尚不可能很快形成一整套新的道德哲学与实践体系。因而原有的德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同时,“改革变化较大的社会中,新的需要不可能一下子便迅速反映并运用到教育中,由于这种时差的存在,德育就显露出它的保守性。”(注:刘佛年:《回顾与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7页。)德育过程所凸显的问题在本质上是由其保守性与滞后性决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