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宏佳(197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思想品德教研部讲师。佳木斯大学思想品德教研部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原文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发展之必然要求,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具体实施。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富足的物质文明,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应是对过去一切价值观念的合理扬弃。然而在这场剧变中,理性的反思滞后于观念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使许多人忘却了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毋庸讳言,近几年来,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贪图享乐、怕苦怕累、挥霍浪费、心理脆弱等现象,并有滋生蔓延之势。因此,高校对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丝毫不能放松,并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这项教育抓紧抓好。

      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所以能在中华大地、在我们炎黄子孙中发扬光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这个民族历来重视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教育家。思想家非常重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强调“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克勤于俭,克勤于家”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这一奋斗不息的精神,使华夏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断,创造出辉煌的历史业绩,蕴含着民族精神的真实内容。特别自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不畏艰难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反动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可以说艰苦奋斗是维系着民族不息的脉搏,是我们党和民族长久不衰的精神源泉。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和光大。从红军时期的干部训练团到抗战时期的抗大,中国共产党始终都把艰苦奋斗作为校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知识分子要到基层去,到工农中去;青年人应该到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邓小平在他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受各种磨难,但他不改初衷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二个春天。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奋斗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不断强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1998年他曾谆谆教诲青年学生,“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忍不拔的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二、艰苦奋斗是当代中国发展之必然要求

      当代中国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财富在急剧增长,但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我们正处在艰苦创业、实现新的飞跃过程之中,发展乃为当今第一大任务。只有发展才有出路,才有中国的未来美好前景。要完成这一历史性飞跃,必然需要我们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方能缓解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扩大再生产。那种坐享其成,希望天上掉馅饼的想法是十分有害的,也是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相悖的。国家要富强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要在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没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是不行的,没有艰辛的努力和拼搏是不行的。因而,艰苦奋斗,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应该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作为必修课。第一,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他们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青年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第二,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的需要,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成败的大事。艰苦奋斗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保障,艰苦奋斗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无疑,社会主义的成长壮大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理论上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实践上需要抵制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历史的重任、祖国的前途都要求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国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第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以培养人才为职责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第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则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我们经常把他们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他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这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对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四、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