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前途系于“大三通”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市场经济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最近,台湾新党领袖冯沪祥率团赴祖国大陆访问,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就两岸直接通航问题与有关方面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谅解。而差不多同时,陈水扁也表示,在推动“小三通”的同时,“大三通”也要“有信心面对”,特别是通航的问题,“已经是时候了”。“陆委会”就此做出表态,在年初开放金马地区“小三通”的基础上,开放澎湖直航祖国大陆。台湾“立法院”内政暨财政委员会也通过有关“小三通”扩及台湾地区人民条文,一旦草案经“立法院”通过,“所有台湾人民均可凭相关出入境证件即可通过离岛地区前往祖国大陆地区”。那么,这些举措是否意味着对“戒急用忍”政策的彻底废弃?对于岛内外人民共同企盼的“大三通”具有何种意义?台湾目前的经济困境出路又在何方呢?

      戒急用忍 祸台殃民

      为了限制两岸政经关系的正常发展,李登辉于1996年9月推出所谓的“戒急用忍,行稳致远”政策:禁止祖国大陆赴台投资;对往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禁止他们在祖国大陆的基础设施领域、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等行业从事投资活动;对往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资大企业和超过5000万美元的大项目予以审查和管制;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加强监测,对“违规”企业进行严惩等。李登辉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的真意,一是妄图与祖国大陆早在1979年就提出的“三通”建议相抗衡,保障台湾“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安定”,在此意义上它是两蒋时代“三不”政策的延续,明显地带有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色彩;二是以“根留台湾”的幌子来遏制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蓬勃展开的经贸投资关系,将两岸经济往来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减轻台湾经济对祖国大陆的依赖程度。在“戒急用忍”的阻挠下,两岸迟迟无法实现“三通”,仅仅一水之隔的闽台贸易却要绕道日本、港澳,运费增加20%,时间多上5倍,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这明显违背了台湾民众的利益,也根本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逡巡不前 百业萧条

      “戒急用忍”政策自推行以来,由于不符合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客观要求,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健康发展,一直受到岛内外人士的抨击与反对。陈水扁政府主政以后,岛内“松绑”的呼声更加高涨,但民进党实际上仍然变相延续了“戒急用忍”政策,以“安全至上”为借口,无视两岸经济很强的互补性和祖国大陆作为台湾经济腹地的巨大效益,致使台湾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据预计,台湾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3%,出现了50年来所仅见的负增长。台湾民众对经济前景普遍表示悲观,信心指数一溃千里,导致产业出走、资金外流、移民潮涌,股市、汇市、房市“跌跌不休”,号称台湾“经营之神”的企业界元老王永庆甚至用“百业萧条”来形容岛内经济惨境。

      台湾经济状况之所以严重恶化,固然是受了全球经济衰退大形势的影响,但是当局的颟顸无能、目光浅近也难辞其咎。两岸僵持,政局动荡,政治精英忙于党争、政争,在经济政策上却一味消极应对,并且仅仅由于一己私利和狭隘观念,拒绝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处理两岸经济关系时敷衍塞责、逡巡不前,不愿也不能理性、务实地正视问题,继续或者变相地继续“戒急用忍”政策,逆潮而动、漠视民情,给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蒙上阴影,这是台湾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

      效应有限 处境尴尬

      迫于民意的巨大压力,今年元旦以来,台湾当局相继开放金马澎湖地区“小三通”,“戒急用忍”政策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这是民进党执政以来在祖国大陆政策上的一项突破,岛内的某些论者甚至将其与蒋经国时代开放祖国大陆探亲相提并论。过去民进党动辄以“台奸”、“卖台”、“中共同路人”来攻击从事两岸交流的人士,现在则开始松动,一时间也赢得了一些掌声。但是,种种原因使得“小三通”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台湾当局自以为开放金马澎湖地区“小三通”,摆出一副“善意”的姿态,祖国大陆就理应有所回应,如此一来便能捞取政治资本,敷衍岛内要求废弃“戒急用忍”、早日实现“三通”的主流民意,但祖国大陆的平淡反应直令陈水扁政府为之“气结”。其实政策出台之日即有岛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小三通”不过是将早已存在的金马地区与祖国大陆的往来交流“除罪化”,仅仅是台湾内部管制的松绑而非双方对等协议,根本无法产生想象中的的巨大效应。

      而从经济层面来看,金马也罢,澎湖也罢,都处于台湾经济的边缘地带,产业并不发达。相形之下,对岸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却已经是相当的富庶繁荣。金马澎湖的人民对于“小三通”的开放是锣鼓喧天的庆祝,渴望能带来商机,改变落后面貌。但是台湾当局借口要“避免对岛内农业和经济活动的冲击”,也害怕“小三通”演变成实质上的“大三通”,因而“小三通”法案实施的初期阶段只涉及通航,还不容许金马澎湖地区从事两岸间人货中转业务。规模如此受限的“小三通”,在经济上的效益可谓微乎其微,不能给台湾经济的复苏注入多大的活力。

      对于台湾当局开放金马澎湖地区“小三通”,外界一般认为“小三通”只是刚刚的起步阶段,政治作秀的成份大于实质意义,在两岸政治鸿沟尚未消除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导向“大三通”;另一种观点是台湾“陆委会”的说法,声称“大三通”已是“政府”明确的政策,“小三通”是推动“大三通”的关键,年内就可以实现“大三通”。“陆委会”副主委陈明通曾信誓旦旦地宣称,“今年将是大三通的良好时机”,“大三通时程应在6个月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当局却迟迟迈不出关键性的步子,即使陈水扁最近的表态也仍然提不出一个时间表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