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筱芳 南京审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周茂清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海峡两岸各自的互补优势,大力开展两岸经贸合作,是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双方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确立有利的地位。从这一角度,文章对两岸开展经贸合作的意义及现状作了分析。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1)03-0029-04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包括商品、资本、信息、技术和劳动力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以达到最佳配置与重组的过程;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并逐渐形成一体化的趋势。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促使各国、各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中国海峡两岸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两岸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各方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共同参与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确立有利的地位。

      一、两岸开展经贸合作的意义

      首先,两岸经贸合作是资源禀赋差异的结果。促成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两岸优势互补,符合比较利益原则,有利于达成资源的充分利用、节约社会劳动。从自然资源条件看,大陆土地辽阔,生物资源丰富,重要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而台湾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及原材料大部分需要从海外进口。从其他资源条件看,大陆人口众多,拥有广大的消费市场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得以充分利用,必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而台湾市场狭小,劳力奇缺,已成为制约经济成长的瓶颈。不过,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台湾有着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岛内储蓄率居高不下,游资充斥,消除物价上涨压力、解决剩余资金的出路成为迫切的问题。台湾在产品设计、试制以及工艺加工等方面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更积累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金融及贸易人才,而这些正是大陆目前所迫切需要的。当然,大陆在基础研究及某些高科技领域还是有自己优势的,这正好可与台湾的“科技升级”相得益彰。可见,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很广阔的,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必然有利于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由于两岸资源互补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不可避免地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大陆缺乏建设资金和生产技术,面临农村庞大的潜在失业的压力,市场潜力难以开发。台湾能源原材料瓶颈难以突破,岛内生产成本攀升,投资意愿低落。因此,双方开展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是各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两岸的经贸合作有助于解决各自的经济问题,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后半期以来,台湾经济又面临着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考验。由于台币升值,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昔日生气勃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早已日薄西山。要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实行“产业升级”,即在实现劳动密集产业外移的同时,大力开发资本、技术密集度高的行业。1993年7月,台湾开始实施“振兴经济方案”。该方案第一项目标为“加速产业升级”,第二项目标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然而,由于岛内投资意愿低落,该方案实施多年来,并未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产业升级换代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规划的“亚太区域营运特区”时至今日也无正式方案提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取得困难、劳力不足、水电供应不足、行政效率低等,成为影响投资的巨大障碍。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劳力供应充足,市场需求旺盛,对外商、台商有很大吸引力。但资金紧缺,广大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技术层次亟待提高。可见,两岸各自存在的问题在主要方面是相互衔接的。如果双方取长补短,实现两岸市场、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的结合,这将有利于突破各自的瓶颈,成为强力推动两岸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

      第三,两岸经贸合作有利于共同参与世界及亚太地区的分工,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确立有利的地位。当前,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区域化发展,世界经济集团化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整合日益成为国际经济运行的新形式,从而赋予国际分工新的发展内容。它除了追求比较经济利益外,更侧重于按照协议对区内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对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进行一定的限制。两岸在这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中,若不行动起来,及时跟上历史潮流,走区域合作发展的道路,将处于被动地位。为此,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实际上就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协作与互利关系。随着两岸经济交往和合作的日趋密切,最终必然会形成一个事实上的区域经济集团。这样,便可在21世纪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中使两岸确立有利的地位。

      二、两岸开展经贸合作的现状

      两岸的经贸合作开始于80年代初。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两岸经贸交流无论从量或从质方面考察,都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两岸经济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资源互补交流,而是进入了结构性的深层次交流与关联阶段。与此相应,两岸经贸也从单纯的出口贸易扩张,逐渐深入到双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规模的扩张进程之中。

      (一)两岸间接贸易

      所谓间接贸易,一般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地区进行的转口贸易。迄今为止,海峡两岸尚未真正实现“三通”,所以双方间接贸易的大部分以香港作为中转地,也有一部分通过澳门、日本、新加坡等进行。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20年来两岸间接贸易的概貌,我们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规模与发展速度看,两岸贸易由1979年的0.76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34.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3.2%。在各国经贸发展史上,这样迅猛的贸易增长速度是罕见的。1997年以后虽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两岸贸易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1998年两岸贸易总额较1997年增长了3.3%,1999年更是增长了14.5%。[1]这说明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反映出两岸间的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从贸易平衡性看,表现为台湾对大陆在大多数年份的持续顺差。1989年以前,由于台湾当局禁止输入大陆商品,所以两岸贸易表现为单向贸易。1988年以后,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各种压力,虽开放大陆商品间接入台,但由于在海峡两岸贸易中奉行“宽出严进”的政策,所以使得大陆对台出口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除个别年份外,其余年份都表现为对台贸易的逆差。据外经贸部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两岸贸易总额累计为1603.9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达1343.9亿美元,而大陆对台湾出口仅为260.0亿美元,台湾顺差1083.9亿美元,[2]这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