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复苏与特区政府政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志辉 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经济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不仅涉及到了香港,而且对该地区造成的危害要比人们的预料大得多。面对这场金融风波,通常被认为是“自由放任”的香港特区政府可谓施展浑身解数,全力应付。事过境迁,金融危机已过去两年多了,如何正确评价香港经济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复苏程度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果,显然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本文则试图从东亚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入手,通过对特区政府应付金融危机的政策和政策效果的评价,得出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更为一般意义的结论。

      一、东亚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

      (一)资产价值

      在危机发生后,香港的资产尤其是地产和上市证券市值下跌了50~60%,给本地区的家庭和公司造成了大量的坏帐和负资产。其中股票市值下跌超过了60%,恒生指数由最高点的16820点下跌到最低点6544点。房地产价值也大大下降。香港某些住宅区的房屋价格跌到了1992年的水平。仲量行住宅物业指数从1997年10月最高的1412点跌到了与1992年相近的622点的水平(参见表1)。

      表1 季度性住宅物业指数

      时期资产值

        租金

      1997年1月

        1144.5

      440.7

       4月   1184.9  482.1

       7月   1373.8  498.2

       10月   1412.0  516.7

      1998年1月   1064.6  476.4

       4月   943.2  437.4

       7月   705.9  399.5

       10月   622.0  357.6

      1999年1月   671.8  356.5

       4月   695.6  359.7

       7月   737.5  343.7

       10月   729.7  334.3

      资料来源:Jones Lans Wotton Residential Index,January 2000.

      (二)银行系统

      香港的银行系统一直以来就以其高效率和稳定而受到推崇。哪怕是香港的一间最小的银行都会有一个相对较高的资本充足比率。这不但符合国际标准,而且也符合工业观察家们对于那些上市银行提出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香港的地产价值急剧地降了下来,因而严重地影响到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由于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了行业贷款的40%以上,致使不少的贷款者目睹了自己的资产价值跌到了他们贷款额的20~30%以下。

      当越来越多的公司,无论是经济衰退还是资产价格下跌,发现自己已处于财务困境之中时,破产率上升了,这就使得很多的商业贷款无法收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骨牌效应对国内的中资公司来说,比对香港公司或以香港为基地的区域性公司来得更明显、更激烈。因为,不少的国内中资公司对香港和海外的房地产业有不少的投资,同时以这些房地产作为抵押,从银行贷了不少的钱,所以,当房地产价值下跌的时候,这些公司便没有办法重新进行融资。

      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银行采取的过分谨慎态度,使不少本地公司出现了流动资金的困难。在金融危机出现的初期,银行几乎停止了所有的贷款,就连财务状况好的公司,也必须支付高出正常水平利息的条件,才能从银行借到钱。对于中小企业,银行也是采取这种谨慎的态度,使这些企业很难得到流动资金。结果,尽管可以得到海外的定单,很多公司还是无法度过这场危机。

      表2 香港有牌银行贷款额、目的地及港元存款

      

      (三)联系汇率

      自1983年起,当英国政府开始和中国谈判归还香港主权的时候,港币就和美元挂钩了。金融危机首先是因为货币炒家们利用高价值的货币谋利,导致泰国铢的崩溃而引发的。现在看来比实际价值要高的港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货币炒家们不但攻击港币,而且攻击本地区所有其他的货币。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一个接一个地采取浮动汇率,避免为了维持一贯的兑换率而不得不耗尽自己的外汇储备。印尼允许卢比自由浮动,并且降到一个十分低的水平后,曾试图成立一个外汇管制体系来保卫自己的货币。香港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支付了很高的成本。结果是,资产价值跌到了比预料的还要差的水平。

      (四)信心问题

      资产的下跌和港币受到的冲击动摇了香港人的信心。这一点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出来。当银行的储户对联系汇率没有安全感时,无论是香港还是香港以外,银行的美元存款额都明显地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香港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衰退的时期。此时,唯有新成立的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充满信心的,并预测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3.5%,这一目标后来并没有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人的信心。

      二、东亚金融危机后,香港的经济表现

      (一)经济增长

      香港GDP增长率从1997年的5.0%下降到了1998年的-5.1%。199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维持在-3.2%。增长下降最大的行业是与服务相关的行业,如房地产、金融、零售行业。港币没有和本地区的其他货币一道贬值,旅游收入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不少香港人利用港币的高价值去海外旅游。这就减少了港币在香港的支出。到了1999年的第二季度,香港GDP开始上升了0.7%,上升的原因大部分是低基点效果。

      受政府贷款驱动的房地产买卖一度使经济衰退落入了谷底,股市的慢慢复原也增加了金融活动。1999年第三季度,香港GDP继续上升了1%。虽然失业状况没有多少改变,房地产市场依然不景气,但股市却开始飚升,因为香港股市的价格比本地区的其他市场要便宜。股市的交易额也逐步在恢复,这也推动了金融业务的扩展。而香港GDP在1999年底回升到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