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先换脑子:转变观念,可以焕发出摆脱贫穷的巨大力量 海南自然资源丰富,人们形容说:一根筷子插下地也能长叶。但为什么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地方,许多农民却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海南“靠山吃水”的吃法却停留在原始状态:居住在五指山的农民仍靠上山采集与打猎为生;居住在南海之滨的农民则靠捕鱼捞虾换油盐。直到90年代初,海南一些地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农民“吃”出来的还是“茅草房”和“连家船”。不否认,海南的贫困农村一般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这种种因素成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障碍。但更大的障碍则来自人的旧思想、旧观念,缘于贫困乡村的农民安于贫困,或者说,一些地方的贫穷就穷在志气上。思想陈旧比物质贫困更可怕,要扶贫,必须彻底转变贫困农民的陈旧思想,帮助其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 海南给贫困农民的“换脑”是从三方面着手的: 一是帮助克服甘于贫穷的落后心态。海南最初的扶贫,主要着眼于改善贫困农民的生活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大家发现,这种“输血扶贫”的方式,脱贫快,返贫也快。而且,一些村民本来是靠山吃山,再苦还能自得其乐,通过扶贫之后却变得不耐苦了,变得爱叫穷了。主要原因是在扶贫的过程中忽略了给农民换脑子。要扶贫,就必须做到改变穷现状与改变“穷观念”同行。在改变“穷观念”方面,针对贫困农民中存在的“穷依赖”、“穷快活”、“穷对付”、“穷光荣”的陈旧观念,帮助他们破除“有米一锅煮,有钱大把花,送来钱物先换酒,没有又伸手”的陋习,树立自主脱贫,致富光荣的新观念。 二是典型示范促进观念转变。农民是很讲实际的,一般号召不行,要抓好典型示范。定安县委书记号召当地农民种圣女果,开始没人响应。为此,他与农民合作种了三亩圣女果作为示范,农民出地,他出资金,结果每亩地收入达5000元左右。农民看得心热了,不用再号召,三亩地扩展到5000亩。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还带着村干部和农民代表走出封闭的乡村,到那些早一步脱贫致富的地方参观考察,通过小康乡村由穷变富的现实对比,进一步激励起改变贫困现状的主动性。 三是奖勤罚懒激励致富积极性。要帮助农民克服惰性,必须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琼中黎族自治县上安乡在扶贫资金使用安排上,坚持择“优”扶贫,帮勤不帮懒。哪个村群众积极性高就扶持哪个村,哪个农户积极干就支持哪个农户,以此因势利导培植一批种养专业村、专业户,并通过率先勤劳致富的典型,带动和影响那些觉悟不高和积极性低的农民,促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脱贫致富的行列。 扶贫也要投“票子”:资金投入必须到位,扶贫才有实效 贫困地区是需要物质支持的,贫困农民也把资金投入视为最实在的扶贫。大多数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徘徊在贫困线,就因为缺少基本的生活费用和生产开发的启动资金。海南在扶贫投入方面是尽了最大努力的。八七扶贫计划实施后不久,海南经济就因房地产泡沫的影响而跌入低谷。尽管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仍然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扶贫。而因为扶贫资金的筹措不易,海南力求把扶贫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口上。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海南的扶贫投入主要用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将扶贫资金落实到户,一家一户帮助挖掉穷根。扶贫首先应该从解决一家一户的生活困境入手。为此,省扶贫办制定了扶贫到户的有关规定,要求项目必须落实到户才予上报和审批,项目不到户不予投放资金。各市、县和帮扶单位对贫困户都要进行造册登记,建档立卡,挂牌扶贫。1999年,全省共扶持贫困户32774户,其中,种植业扶持26220户,养殖业扶持6554户。这组数字后面的明细账目告诉我们:海南的扶贫款项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 二是将扶贫资金落实到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如果说海南最初的扶贫投入主要用于解决贫困家庭的生活问题,那么后期的扶贫投入则侧重在帮助贫困地区完成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项目。基本项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改善生活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是与发展生产有关的项目。屯昌县为改善贫困乡村生活状况,投入资金2684.9万元,修建乡村道路181条, 长达695.66里,为77个村庄拉电线78公里,打井72口,建自来水工程5宗,共解决10001户、48004人的饮水、用电、通路难问题,包括改建房屋,让贫困农民告别茅屋草棚。与此同时,这个县又多方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修建硬化防渗渠道277公里,维修渠道385条,长803.2公里,综合整治田洋72个,面积达2109.5公顷, 改造低产田700公顷,修复水毁工程1325处,新建山塘65口,增加库容80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8693.3公顷。 三是将扶贫资金落实到重点生产项目,把资源变成财源。在海南的贫困乡镇,几乎都有可开发的资源,只是缺少开发的资金。所以,只要在找准发展项目的基础上,再提供一定的开发启动资金,就能迅速产生效益,使开发性的扶贫投入获得最佳产出。定安县永丰乡的槟榔株村的村民长期靠天吃饭,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元,人均口粮150公斤,当地的顺口溜说这个村是“吃饭靠统销,花钱靠贷款,媳妇无门找”。该县扶贫办根据该村的实际,确定重点扶植他们开发种植胡椒项目,整个项目仅投资7.8万元。由于选准了项目,1995年胡椒全面丰收, 产值达250750元,每户均收入10902元。此后,胡椒年年增收,至199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全村28户,户户住上了瓦房,用上了煤气,打了手摇井。有16户买了摩托车,4户买了手扶车,2户安装了碾米机,近几年有6个姑娘主动上门攀亲,有3个青年考上大学,村里还建起了排球场和文化室。小小的胡椒帮他们步入富裕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