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
吴殿廷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博士 北京 100875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 北京 100875 梁进社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 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讨论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方向,从区位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条件,从区域比较中考察了澳门的产业经济特点,从内部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澳门各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澳门的产业经济定位应该是: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有特色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澳门应充分发挥联系中国内地、尤其是华南地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作用,形成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带动出口加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和建筑地产业协调发展,争取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游乐和商贸服务中心。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1)01-0103-07

      一、从历史过程看产业发展方向

      澳门的产业结构自开埠以来产业结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对应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转口贸易业阶段——即1535~1842年间,当时澳门堪称远东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之一。

      赌博娱乐业兴起阶段——自1874年赌博合法化后,澳门逐步演变成畸形繁荣的世界睹城。

      出口加工业占主导地位阶段——从本世纪60年代起,在香港的投资、组织和内地廉价劳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澳门的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成衣、纺织品、鞋类、电子、玩具等制造业后来居上,在80年代中期一跃而为第一大产业,带动了加工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字增长。1997年货物出口总值达21.41亿美元,其中成衣占77.6%、纺织品占7.4%。

      旅游博彩业再领风骚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澳门的制造业大量向内地转移,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则渐趋兴旺,尤其是旅游博彩业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1996年旅游者总数达815万人次,为全澳人口的20倍;1998年虽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旅游业出现滑坡,但旅游博彩业产值占全澳GDP的4成以上。

      从近50年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可以看出,澳门产业部门在逐步增加,白领工人比例逐渐上升,传统产业就业比例在减少;分析1960~1995年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率数据可以发现,澳门重加工业,制造业如原油、原煤、橡胶及塑胶制品业等增长缓慢,甚或减少,近年尤其严重。可见,澳门未来的发展,只能是轻型化,三产化。

      二、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看产业发展趋势

      澳门作为自由港经济,已经形成了以博彩旅游业和轻加工出口为特色的经济体系。这一产业结构将在澳门回归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影响澳门的经济发展。然而,由于整个珠江三角洲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区域产业结构出现了雷同现象。澳门作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与其它城市的比较中,突出自身的特色。

      1.港澳经济一体化

      港澳经济一体化过程一直在持续着,回归后将更加深刻。首先是交通体系的一体化,即形成港澳在港口运输、航运输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空港和海港的合作与分工。其次是加工业体系的一体化,即澳门的加工业必须充分体现技术和知识的含量,在原有服装加工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轻加工工业,使之成为香港正在发展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产业的一部分。再是第三产业的一体化,即澳门要继续完善和提高以博彩业为特色的旅游业,在交通一体化的支持下加强港澳旅游资源、游客市场的共享。要特别强调的是,澳门要高度重视环境资源在发展高档旅游业中的保障作用,对博彩业要进行技术改造,改变目前的垄断式经营模式,倡导公平竞争。

      澳门与香港的关系应定位于:澳门成为香港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城”和休闲地,澳门经济成为香港经济的延伸和补充,借助香港的进步带动澳门的发展,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生长点。

      2.澳门——珠海一体化

      香港回归后,港深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澳门回归后,澳珠一体化也将逐渐形成。澳门、珠海,扩大到中山、江门整个三角洲的西南地区,由于农业发达,滩涂多,糖蔗、塘鱼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河网纵横,但缺乏深水大港,不宜发展大量耗能和耗原材料的重工业。珠海还是南海石油的后方基地,澳门主要以旅游业和轻工业为主。因此,该区今后主要发展丝、纺织和服装工业、制糖业和以制糖业废料为原料的生物工程、电子工业和塑料工业,以及以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未来澳门与珠海和粤西南的关系应定位于:澳门应与珠海密切协作,以珠澳一体化的姿态和“双城”模式,共同担当粤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国际交往的窗口。

      3.澳门与内地(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澳门回归后与大陆联系更方便,因此要特别重视与珠海、广州和深圳等发展互补的产业组织体系,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一是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即重点加强陆路交通的联网与升级改造,空港和港口资源的共享。

      二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要适时地由澳门转向内地,代之而来的是发展知识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特别是轻工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房地产业的完善。

      三是离岸贸易为特色的区域贸易一体化,即重视以京广线、岭南地区为腹地的转口贸易,选择适当时机,发展以期货贸易为组织形式的商品贸易,使澳门成为南方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4.珠江三角洲一体化

      港澳回归后,港澳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可组成一个完整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体系。深圳、珠海为港澳与三角洲的结合点,广州—佛山、香港—深圳、澳门—珠海为该体系的集聚点。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在陆地上连成一体,而且在水路、空运、通讯、供水、供电、乃至产业发展上,都将逐渐形成紧密结合的系统。

      香港—深圳无疑将承担引进先进技术、沟通信息、借鉴国外科学管理方法、发挥窗口和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广州作为内地联系特区、特别行政区的纽带,也是三角洲地区内地部分的科技、教育、文化和政治中心;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的作用是独特的,其产业结构建设则要充分考虑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澳门发展经济凭技术竞争不过广州、深圳,凭市场竞争不过香港,凭资源和劳动力,则远不如其它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轻加工工业、贸易和旅游业,澳门只能在其它方面如博彩、旅游、外贸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表1给出了珠江三角洲相关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