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特区”模式看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小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6

原文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发明的有利于实现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实践形式,是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创建“经济特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全面理解。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1)01-0007-02

      人的主体性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多次讲过,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即人是关键。邓小平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首创精神。建立和建设“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通过“经济特区”这个新模式来对邓小平的人的主体性思想进行探讨。

      一、创建“经济特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全面理解

      人的本质观决定人们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和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摒弃了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物或感情对象、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精神的观点,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从实践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科学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只有在“自觉自由”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表现。但是,在人的历史长河里,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劳动异化了,致使人的本质异化了。劳动异化,亦即人的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因此,消除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是消除劳动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社会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我国人民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为消除劳动异化,复归人的本质创造了社会条件。但是,由于“劳动”表现的是人的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单个人的本质,二者是矛盾统一体。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具有不变性,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单个人的本质则具有多变性。随着个体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和变动,单个人的本质也随之不同并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尽管使被私有制异化了的人的类本质得到复归,但是,由于这种生产关系超越了现实生产力的水平,由它所决定的人的社会关系没有建立在人的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人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所以,它也就不能充分体现现实的、单个人的本质力量。

      邓小平通过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几十年曲折历程的审视,认为几十年我国没有彻底摆脱落后贫穷面貌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所有制形式脱离了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就是挫伤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没有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就是没有实现单个人的本质力量。邓小平在探索解决这个症结时,把建立“经济特区”作为确立人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举措。“经济特区”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生产关系,打破了过去那种单一、死板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特区”大胆提倡和鼓励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并且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特区”始终坚持邓小平反复强调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这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务实又放开、既坚持主体又保护多样的共同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大大解放了人的思想、激发了人的热情,为现实的单个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表现现实个体的各种潜能和能力提供了宽松和宽广的舞台。“经济特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高扬,使个体的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表现。从“经济特区”建立伊始大发展的今天,“特区人”始终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以“闯”和“创”的精神投入实践、以勃勃的生机和灵活的形式搞建设,特区人的主体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特区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统一中得到了历史的实现。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经济特区”不仅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私有制条件下产生的劳动异化、人的本质异化的不良状况,而且为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从而实现了人的“类主体”与“个体主体”的统一。

      二、“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维的具体表现

      恩格斯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18页。)人的思维方式变化是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时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产生,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邓小平早就看到了过去的那种超越既定生产力水平的社会生产方式、那种脱离人的现实需要的社会规范不利于发挥人的主体性。要摆脱这种状况,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就必须从原有思维框框中走出来,寻找新的思路。邓小平多次讲到新问题用老办法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解决思想,要有新思路。建立“经济特区”就是邓小平新的思维方式的具体运用。

      “经济特区”不仅体现了邓小平个人的主体性思维特征,而且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他指出,“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是技术和管理的窗口,是“开放的基地”。“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经济特区”的“窗口”特性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连一体;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会联系不断扩大。在这个新思想、新观念,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互交撞、相互借鉴的“窗口”里,人的主体参与性、思维的多样性在丰富而充满风险的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人们单一、传统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不断转向开放、创新、辩证和多样。

      一是创新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早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经济特区”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是书本上没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3页、第130页、第373页。)这要求人思维方式不能因循守旧,从本本出发,要解放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新方法、新思维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克服一个“怕”字,勇于开拓新路。“经济特区”是邓小平这种创新思维的结晶,也集中地体现了邓小平的创新思维特征。

      二是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原则、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只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般方法论和方向性指导,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途径。因为具体问题、具体的实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