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目前的高科技产业,按其中分类,主要指电力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业,以台湾出口货物标准分类,主要指电子、电机及电器,也就是以资讯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台湾除了半导体产业外,根据台湾“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的资料,截至1999年底为止,台湾有14项电脑产品的产值居世界第一,包括笔记型电脑、监视器、台式电脑、主机板、电源供应器、光碟机、机壳、扫描器、绘图卡、键盘、滑鼠、网络卡、集线器、数据机等产品。而所谓传统产业,台湾“工业局”将传统、基础及技术密集三种工业分类中的前两项归为传统产业。又将制造业分为22类,其中18项视为传统产业,包括化学材料、化学制品、石油及煤制品、橡胶制品、塑胶制品、基本金属、金属制品、食品、烟草、纺织、成衣及服饰、皮革毛衣、木竹制品、家具及其装设品、纸浆及纸制品、印刷、非金属矿物以及其他18项。依据上述18项传统制造业的总产值,1999年为1275亿美元,占制造业比重为54.75%;工厂家数6.6万家,占66.54%;受雇员工人数为151万人,占62.85%;出口值为500亿美元,占41.4%。可见,传统产业在台湾经济中,现在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台湾这两类制造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台湾《工商时报》称之谓高科技产业一枝独秀,传统产业日薄西山。台湾当局最近推出振兴传统产业的方案。今后传统产业何去何从,已成为台湾朝野争论的一大议题。本文着重分析台湾传统产业所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以及其出路问题。 一 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20年时间里,台湾传统产业发展迅速,它不仅是工业的主要支柱,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但自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传统产业逐渐进入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困境越来越大,至90年代末,可以说已成为夕阳产业,处于日薄西山的境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股市行情是企业经济景气的晴雨表。从1995年至1999年,在股市资金方面,电子类股市值占股票上市总市值的比率,1995年时仅占15.6%,1999年提高到51.4%,相对的传统产业股市值在同时期则自50.6%降至28.8%,金融股亦自33.8%降为19.8%。这些比率的上升与下降不完全是因为电子类股票发行的面值上升;也不是传统产业发行的股票总面值的下降,而是因为传统产业的股票市价降低到其面值以下。传统产业自然不可能从社会筹集资金来营运,加上台湾当局对股市的护盘,买的也是高科技股,于传统产业股价回跌无补,使传统产业营运在资金筹措上形成恶性循环,反映了传统产业整体上长期处于不景气之中。 从实例来说,近期中福、福益两家纺织业公司,分别关闭旗下一部分纺织厂,不是转业就是外移。台北近郊的六堵工业区,原来雇用员工高潮时达5万~6万人,现在只有3000人,类似六堵工业区的情形,在过去几个月来,迅速在全台湾各地区上演(注:台湾《工商时报》2000年10月9日。)。 第二,传统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它们纷纷向海外的祖国大陆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留在台湾的母厂正处于枯萎甚至面临关厂的状态。 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从1991年至1998年,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资料,投资总金额为130.86亿美元,其中,属传统产业者为95.9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73.00%;属高科技产业(包括电力电子业和精密器械业)为35.33亿美元,占总投资只有27.00%。可见,台湾中小企业向祖国大陆投资主要是劳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说明这一部分产业在台湾营运状况并不如意。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单位:千美元 年份 投资总额 高科技制造业 传统产业 电力电子业 精密器械 食品饮料 塑胶制品 基本金属 其他 1991 174158 31568 3982 19308 22485 9319 87496 1992 246992 34555 18015 46415 44961 10664 92382 1993 3168411 445008 286492 324555 375920 256501 1479935 1994 962209 157011 44162 145846 73302 90328 451560 1995 1092713 214796 29454 117447 62736 116805 551475 1996 1229241 276862 39898 121702 63645 128123 599011 1997 4334313 875044 247249 333073 349116 395967 2133864 1998 2034621 758975 74617 70045 64184 126849 93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