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结构转换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彦生为天津大学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珣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台湾地区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枢,出现了举世瞩目的新发展。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不仅速度较快,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东南亚金融危机基本上没有对台湾经济发生大的影响。当前台湾的人均GNP已达13000美元。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同文同种,有相同的民族传统与思维习惯,也有经济整合的潜力。因此,以台湾为参照系,研究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及其经验与制约因素,将对祖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积极借鉴意义。

      一、抓住时机,更替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阶段经济成分的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包括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技术结构等经济活动的过程总和,但主要是指以产业结构为核心按照社会再生产投入产出关系形成的具有自身逻辑联系的物质生产过程经济结构转换和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这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轴心,使现实经济秩序不断高级化的系列动态过程。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抓住时机,循序换代。

      观察和分析台湾地区经济结构的更替,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化的时机,实现在产业换代为核心的结构改革,在完成产业发展阶段转变的同时使宏观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完成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

      二战以后,新技术成果应用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变革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分工。台湾从50年代始就注意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革中替换下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新开发的产品技术。这种转移来的产业具有技术简单、加工层次少、劳动密集、低耗高效等特点,正适合台湾经营。故此对台湾50年代的工业发展和60年代中期出口导向结构转换和起飞起到明显推动作用。7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将资源和能源消耗多的材料型重化工业,转换为高科技为中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台湾则借机发展起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交逐渐形成“进口日本,岛内加工装配,出口美国”的经济循环模式。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台湾在一定资本积累之后,不失时机地从美国、日本引进电子资讯等高新技术,迅速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拓,并在造船、计算机等行业呈现出现优势。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统计,到1996年台湾的产业结构与出口已由劳力密集产业转向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产业,出现类似美国产业发展的趋势。(注:台湾《经济日报》1997年3月16日和4月7日报道。)历史地看,台湾产业结构转换是一个积极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依次传递过程。由于前一个产业层次发育比较完全、充分,其功能耦合自然要求产业结构转换,所以每一次传递与转换所构成的结构边界都没有打乱经济运行的基本秩序,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这是其产业转换成功所在。同时,台湾的产业转换过程不仅与整个世界经济结构转换步调联系密切,相继及时,而且在不断超越世界经济整体的结构进步,从而积累起自身特有的优势。

      第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日趋“轻型化”和现代化。

      就我国台湾地区看,其产业结构转换起步于“重型化”的制造业,第二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曾迅速增长。而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大量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流入以及出口工业化策略的确定和实施,以及对外贸易、交通运输、电信、金融、娱乐文化等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开始了新的增长势头。到1986年已占总就业比重的41.5%,首次超过工业的比例。进入90年代以后,台湾的产业结构急剧由传统工业向服务业转化,以体现社会化和现代化特征的服务业一跃而成为主干行业。1986-1990年服务业年均增长率达10.9%,明显地高于同期工业、农业以及总体经济增长率。服务业在岛内占总值的比率已从1986年的47.3上升为1996年的61.1%。与此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率也从1987年的50.1%上升为1994年的73.8%,劳动密集型工业则相应从49.9%下降为26.2%。(注:《世界经济》1996年6期第30页。)这从近年台湾产业变动情况看得十分清楚。见下表:(注:台湾《国民经济动向统计季报》1995年5月。)

      年合计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6

       100

       5.6

       47.1

       47.3

      1987

      100

       5.3

       46.7

       48.0

      1988

      100

       5.0

       44.8

       50.2

      1989

      100

       4.9

       42.3

       52.8

      1990

      100

       4.2

       41.2

       54.6

      1991

      100

       3.8

       41.1

       55.1

      1992

      100

       3.6

       39.9

       56.5

      1993

      100

       3.7

       39.0

       57.3

      1994

      100

       3.6

       37.4

       59.0

      1995、第二季

      100

       3.8

       36.8

       59.4

      与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台湾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迅速转移。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台湾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数比重从43.4%下降为15.7%,服务业劳动力则从60年代的33.2%上升为1995年的50.74%。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台湾地区产业构成的深化和优化,从而体现出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要求,而且说明各个环节的更新稳妥、有效,速率较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