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经济结构问题的再次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经济结构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从转口贸易转向工业化(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是由于韩战导致国际对内地实施禁运,逼使香港在短时间内从转口港转型为制造业中心。第二次是从工业化转向经济多元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由于内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令香港得以把劳动力及土地密集型的工序迁往内地,而把增值较高的业务环节,例如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以及贸易服务的活动留在香港,令香港从制造业基地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服务业在90年代,已经占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超过八成。第三次是从服务业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80年代以来,因香港境内的制造业大举内迁,产业基础越来越窄,使得香港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洞化”现象。产业“空洞化”被认为是香港陷入这次严重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样,给香港经济的复苏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这种不利影响首先表现在香港缺乏能带动整体经济迅速复苏的行业。1999年初,经历了严重金融危机的台湾、韩国、新加坡率先步入复苏,而香港经济的复苏却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是,1999年初以来,国际贸易只有轻微增长,且主要是靠半导体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品贸易所支撑,其他产品的贸易仍然相对呆滞。而台湾、韩国、新加坡经济出现强劲反弹,主要是受惠于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由强劲的产品出口增长所带动。韩国去年首季的出口货物及服务增长高达124%。新加坡去年首季在建筑业收缩9%,金融和商业服务行业下跌0.6%的情况下,制造业产值大幅增长了6.5%。香港在摆脱1974/1975年与1984/1985年两次经济衰退中,出口反弹也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但现在香港因境内制造业式微,难以像其他拥有较大规模制造业的经济体一样,通过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来带动经济的复苏。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经济结构的弊端已充分暴露出来,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地产业和金融业之外,香港一时还难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给市民带来新的收入,因此,内部需求疲弱的情况也就难以尽快扭转。虽然,香港已决心发展高科技产业,特区政府也提出了发展数码港及中医药国际中心等计划,这些计划对香港的长远发展十分必要,但在短期内对拉动香港经济复苏和降低失业率却难有大的贡献。 这种不利影响还表现在香港的经济复苏更加倚重外围环境的改善。目前,香港集运输与通讯枢纽、商业与贸易中心,以及亚洲金融与投资中心的功能于一体,已由过去一个依赖出口的城市,转型为一个更倚重邻近国家,尤其是内地经济发展的“都会经济”。在香港的对外贸易中,1998年的转口贸易额为11591亿港元,占总体出口的86%;在香港全部持牌机构的贷款总额中,香港以外地区使用的贷款,1996年占53%;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与1998年的上述比重虽有显著下降,但仍分别占45%和36%。由于香港的服务业的主要功能是为周边经济服务,必须待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回升,产生大量的服务需求,香港的服务业才有复苏的基础。因此,香港经济的复苏进程客观上将慢于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并更加倚重区内及全球经济的持续改善。因此,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已成为香港经济长远发展和保持香港成为国际经济大都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香港经济结构现状及转型面临的困难 (一)香港经济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 从香港经济行业构成来分析,目前香港经济结构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四大类行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占绝对优势。从服务业中几个主要行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看,1987年至1999年,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由19.2%升至25.6%,居第一位;批发及零售进出口、饮食及酒店业所占比重由23.8%升至24%,居第二位;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由14.6%升至19.9%,居第三位;运输、仓储及通讯业由9.2%升至9.3%,居第四位。这四大行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居绝对优势地位。 2.制造业比重虽不断下降,但在本地经济中仍具较重要地位。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的最高峰是1970年的32.9%,在各产业部门中属首位,到1994年逐渐退居第六位,所占比重不足7%。不过,制造业与本地的银行、保险、运输、仓储等服务仍有密切联系,并不失为其重要基础之一。1999年,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为36%。更重要的是,制造业仍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一个行业。到1999年12月,制造业从业人数为25万人,是仅次于批发及进出口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及社区、社会个人服务业的第四大行业。制造业的发展同本港的就业水平及整体消费有重要的关系。 3.服务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一,香港的国际转口地位明显加强。从1988年起,转口贸易在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越港产品出口,到1999年此项比重高达43%。香港已成为中国内地进出口商品的最大转口港,也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转口港。同时,近几年香港连续居世界最大货柜港之位。 第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目前世界前100家大银行有81家在香港营业,香港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银行中心和银团贷款中心,东南亚和中国内地的银行贷款有七至八成是通过香港安排的。香港亦为亚太区主要对外投资者和资金供应者。同时,香港又是全球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世界四大黄金市场之一,股票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七位,香港拥有亚洲区数量最多的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 第三,香港已成为跨国公司的亚太营运中心。据特区政府工业署的调查,到1999年,共有5629间海外公司在港成立代表办事处,其中包括840家地区总部,4789家地区办事处。许多跨国公司均以香港作为其亚太区业务的营运中心。第四,80年代以来香港服务出口优势不断强化。服务出口为香港带来巨大外汇收益,无形贸易盈余增加。